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合仓买理财”风险居然这么多!

春节期间聚会,曾经的同事聊起了一件理财纠纷:

2018年1月中旬,某38岁男客户购买理财,总额130万人民币。

2018年2月春节前夕,男客户携母亲前来投诉,要求撤销理财。

怎么回事……前同事还原了当时场景。

客户母亲:“我要买的是保本理财,不要涨跌的产品。”

机构主管:“是您来买的吗?”

客户母亲:“是我儿子。”

……

作为儿子的男客户低头不语。

……

机构主管:“X先生买的是私募证券基金,您知道吗?”

男客户:“我是想买普通理财的。”

客户母亲:“肯定是你们骗了我儿子!”

机构主管:“理财产品包括基金,我们都需要现场录音录像,整个过程都和X先生您有交流互动,您是了解的。”

……

男客户继续保持沉默。

……

客户母亲:“肯定是你们忽悠了我儿子!”

机构主管:“我们的录音录像都有电脑存档,产品种类、风险、投资方向,都需要同客户多次进行确认,这些步骤都要走完流程,最终才签字成交。”

……

男客户起身,去外面抽烟了。

……

客户母亲:“这130万里有80万是我的养老钱,只想保本赚利息,我不管买成基金还是什么,这钱我就是要退!”

……

好了,此纠纷的背后情况是:

男客户长期只买固收型理财产品,因2017年A股局部板块牛市,其决定改变投资方向。私募基金100万起购,为了凑足资金,男客户将母子二人的资金进行“合仓”购买。结果A股进入2月后一波下跌,客户反悔了,向母亲说出实情,就有了前面的闹剧。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此分析下这一纠纷反映出的问题:

1)资金来源于不同客户,权益不清晰。

2)合仓理财可规避购买理财的年龄限制。

3)客户风险偏好不同,应购买匹配产品。

4)固收产品并非保本息,客户理解错误。

5)客户缺乏契约精神,要求只赚不赔。

我问前同事,这件纠纷解决了吗?他笑着摇头,说这位母亲天天来单位闹,春节后还要来。他继续说:“交易环节的录音录像,我们都调查过了,没有任何误导,客户情绪很稳定,也问了不少产品细节,过程很顺利。如果非要挑刺,就是这位客户当天重新做了风险测评,主动调高了自己的风险偏好,因为这样才能购买基金。”

所以,不单是客户的母亲不匹配产品风险度,其实连男客户本人也不匹配。

再联想到P2P领域,互联网思维更是催生了一群激进的投资者。

由于个人身份信息的数量有限,不少投资者为了获取平台的“新手福利”或“活动返利”,陌生网友间发起多人集资,最后使用同一账户进行“合仓买理财”。且不谈各个投资者的综合资质存在差异,合仓对于资金安全度更是极大的考验。

就算彼此合作过许多次,有借有还,你是否考虑过极端情况?比如账户持有人突然卷款跑路,或者账户持有人突发人身意外。单凭银行转账记录,如何证明“合仓买理财”的行为?即使录制了相关视频,但法律上是否申诉有理?……想到这里,真是为其捏把汗。

近十年来,中国的资管业务蓬勃发展,整个生态体系越发丰富与完善。然而从业者鱼龙混杂,不乏骗局,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更是远远落后于行业发展。投资什么?多半跟风。哪个赚钱?一窝蜂上。赚了是我的,亏了你要赔,骗子正是看上你的贪心或无知,所以屡屡得手。

事物发展有先后,监管必然是滞后的,但最终定下的大部分规定都有道理。风险测评、严禁自融、要求牌照、杠杆系数、分散度、利率上限,这些反复强调的因素都有其制定的依据,防范发生极端情况下的系统性风险。

你是低度风险偏好者,就老老实实存银行买国债。你是高度风险偏好者,那就做好亏光本金的准备。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驾驭财富的智商和魄力。

事实上,我们大多过着自己应得的生活,赚应得的钱,万物能量守恒很公平。

本文作者:剁椒燕窝 公众号:duojiaoyanwo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合仓买理财”风险居然这么多!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