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养鱼 是房价再次上涨的信号吗?

1

在说第一个话题之前,我还得吐吐槽。

我妈在老家,之前也就去小区门口的城商行买买理财,后来嫌弃银行理财越来越低,让我给她选个收益稍微高点的。

于是,我就让她买了点底层资产为债基的稳健理财产品。

结果最近因为债市的下跌,这稳健理财不稳也不健了,这老人家把我一顿说哦……

你说我能跟我妈解释啥?告诉她是国债收益率上行所以债券价格下跌了?跟她说是央行这次整了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击碎了市场的宽松信仰了?

老人家哪听得懂这个,安抚了一下让她继续拿着就完事了。

话说回来,这次央行搞的这个骚操作,不仅是给很多人的投资理财带来了一些影响,我觉得也会直接传导到楼市上面来。

为啥这么说?

央行这次的操作,再配合之前两会的各方表态,结结实实地给市场传递了两个关键信息:

第一,短期不要再指望直接的货币宽松政策。第二,即便接下来继续降准降息了,也不会是以前的那种大水漫灌。

看得出来,权威人士很明确地希望在流动性总体还算充裕的当下,通过更创新的方式来把放出去的水引流到它该去的地方。

楼市是不是权威人士希望去的地方?摆明了不是!此前各地稍微有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迹象,明面上也马上被摁死了!

总理也说了,现在的关键是放水养鱼,所以别期待货币政策再来一轮大宽松,并引发一轮全国性的楼市狂潮了。

现在是举国力量完成产业机构转型,押注国运再次上升的时候,指望到处爆炒房子来致富的,还是琢磨点其他的事吧。

2

那么你可能要说了,業問你不自己天天都在朋友圈说深圳上海楼市火了么?这不就还是有钱人在扎堆炒房呗!

这里纠正几个误区啊,第一,人家有钱有办法,能在现行的限购限贷政策下大举入市,你除了道德上谴责一下,似乎也没有其他办法。

第二,一线城市也不都是一片大好,即便是已经火爆了大半年的深圳市场,也有明显的冷热不均,北京虽然回暖了,但总体行情还不能说是全面向上了。

上海的话,虽然成交量看着还行,但房子好不好价格行情差异还是挺大的,哪怕是同一个热点片区,都很难做到“一盘得道,鸡犬升天”的效果。

至于广州,虽然成交量恢复得还不错,但跟隔壁深圳比起来,外加那些再现万人摇的热点二线城市比起来,确实太低调了。

经常看我文章的人可能又要说了,問哥你不是说二八分化么?但照你前面这么一说,一线城市作为那值得下注的20%,也没有多厉害嘛!

咳,看文章要看仔细呀,除了这个大趋势的二八分化,我之前也一再提醒过大家:

去那些值得下注的前20%城市买房是没错,但在这20%的城市群里面,也不是每一个城市都值得以纯投资的目的买入。

更不是你去到了我建议的值得买的城市,就可以随便找个盘直接无脑买买买的。

在这,我也感觉有必要把之前写过的警示再贴一次:

我一直在强调的基本理念是:房住不炒不等于房住不涨,不等于房住普涨,更不可能全面暴跌,吹嘘暴涨或暴跌的,非蠢即坏。

我一直苦口婆心劝大家的是:现在买房,宁缺毋滥,但如果你选对了城市和区域,与其怨天尤人,吐槽价格贵限购严利率高,还不如想尽办法抓紧上车。

我也一直在给大家打预防针:现在买房,杠杆不宜加得太猛,稳定的现金流状况也一定是前提,别为了一套房子把自己的经济状况拖垮,没等到黎明到来就倒下了。

总之,从现在开始,不是所有房子,都有机会能成为房产了,所以买房一定要擦亮眼睛。

如果你拿不准主意,不妨多查查,多问问!

3

最后的问题,是某位在群里一直琢磨着要买商铺的朋友提出来的。

我一开始的反应是,这摆地摊也能跟楼市扯上关系?不至于吧?

后来仔细一想,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如果敞开了说,反而还可以给我们的楼市投资提供另一种思考路径。

首先啊,地摊经济盛行背后的本质,是自改革开放以后最为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

经济下行导致收入下降,收入下降导致消费下沉,地摊经济不仅能解决就业,也能多少提供一些低成本的消费路径。

这个场面往深了说,就是楼市确实会少一些“接盘侠”了,只不过比起流通性相对较好、附加属性更多的住宅,最受冲击的其实是商铺、商办公寓和写字楼。

商铺不用多解释了,本来疫情结束后,商铺就难租出去。现在,都鼓励地摊经济了,短期内商铺就加无人问津了。

商办公寓和写字楼受冲击倒也不完全是地摊经济兴起导致的,准确来说更像是给本就凉凉的这两类房子继续来了一出“黑人抬棺”吧。

所以啊,有房票还是优先买住宅,想买公寓的话尽量买商住的,最好本身就是那种住宅性质的。

如果不能确定未来能获得稳定的租金回报,短期内不管你看到的商铺或写字楼有多便宜,都还是先别碰了吧。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放水养鱼 是房价再次上涨的信号吗?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