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亿的大骗局 就在你家楼下!

理财是个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做对了,赚得更多;被坑了,可能一夜返贫。

今年来,理财骗局频繁爆雷,钱宝网、善林金融、云联惠……等“大雷”涉案金额动辄上百亿,让数百万人血本无归。中央监管层也再三重申要重点打击非法集资,却还有些朋友仍抱有幻想,没有提高足够警惕。

比如,最近后台就有个很典型的问题:凭什么认定线下理财不靠谱?

正好本周又出了两个理财大案的新闻,一个是未兑付金额高达380亿、可能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集资骗局e租宝案件结案了;另一个是河南超越集团433亿非法集资案,刚刚宣判。

通过这两个案件,无马哥希望部分还抱幻想的财迷,能警醒过来,不要再拿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玩火。

无马哥今天要提醒财迷们,请远离下面这3类有高危风险的理财:

1、远离所有线下理财,因为你根本看不清里面的猫腻

先来回答下前面那位朋友的问题,相信不少朋友也有同样的疑问。

理财要赚钱,根本在于投资的钱要到好的资产项目中。而线下理财的关键问题,是普通人根本无法看清真正的资产是什么。

也许有小概率会是好资产,但在中国目前骗子横行、大家普遍急功近利的今天,更大的可能是坏资产、假资产。

在很多朋友眼里,能开那么多门店的就是有实力,能运营多年的公司就是值得信任,但事实并不支持这样的结论。

像涉案金额达433亿、未兑付金额19亿的超越集团案,从开始集资运作到实控人被刑拘,历时长达24年!实控人当上省人大代表、市商会会长,门面可谓光鲜,但结果仍未避免虚构资金用途、钱拿不回来的结局。

超越集团一案虽被判刑,不过仍有不少争议。但这也正说明,线下理财的是是非非,不是普通人能看得懂的。

超越集团还有多年的很多实业做基础,如今大量的线下理财,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基础;少量买来的资产也多是为了充门面而已,比如善林、钱宝等案。

赚钱的地方多得是,这浑水为什么要去趟?

下面来段小科普:根据我国法律,只有银行才有吸收存款的资格,其他公司,尤其是大量的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只能赚取中介费,而不能动用投资人资金。

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量三方理财公司通过虚构项目、自建资金池的方式运作,很容易踩入“非法集资”的法律禁地。

年轻的财迷们可能觉得,这些线下理财跟自己没关系,自己不会去碰,只会玩线上理财。

但在骗子眼里,根本没什么线上线下之分,所以出现了不少打着线上理财的骗局,包括与线下理财结合的伪P2P、打着高返现旗号的骗局平台。

这些类型的骗局,我们的读者多多少少都可能接触到,下面无马哥也来说说。

2、远离既做线上P2P、又有线下理财门店的理财

P2P主要在网络上开展网贷业务,也就是提供信息,撮合借款人和投资人。

这里要提醒财迷们一点,P2P平台不是不能有线下网点,有对接借款人的业务网点是没有问题的,并不违规。比如车抵贷业务平台,天然需要线下门店来进行借款人审核、车辆资产把关,甚至入库等。其它一些做个人信用贷的平台,也会借助多地网点来发展借款人等。

但是,有问题的是平台在线下开展理财业务,在线下场所宣传推荐融资项目,吸收投资人资金,这是被网贷新规明确禁止的。

也就是说,以揽储为目的的门店,可能都是打着P2P的名号的非法集资,风险极大。

刚结案的e租宝就是个典型。又如,5月中旬爆雷的中融民信,就被报道出在线下门店通过POS机吸收资金,最终被刑侦。

3、远离长期高返平台,很可能有巨大资金窟窿,或上演亏损式清盘

过去,最怕P2P跑路;今年以来,真正跑路的P2P老板甚少,因为可能被公安机关列入追逃黑名单。

于是出现精明的套路——大家选择了“合法的”清盘。

之所以要打上引号,是因为这些平台停止运营的同时,无法及时兑付本息。有投资人吐槽,如今清盘的平台,抛出分36期的兑付计划,几乎成为“标配”。

一个月、两个月还好,但如果3年,基本大家只能做好拿不回钱的准备了。

基本判断,平台清盘时候的坏账往往是日积月累下来的。而亏损式清盘,最可能发生在成立时间长、但又一直负面缠身的小平台身上。

尤其要警惕那些首投返利达到30%-40%,长期标年化超过20%的,基本上没啥资产能长期支撑这个收益率,骗局的嫌疑难逃,很难说哪天就雷了。

说了这么多,不少财迷们可能会问:我们平常一直投的P2P呢?现在风险大还降息,是不是该撤了?

大可不必。

正规P2P的地位已获得监管层的认可,否则也不会出台专门的政策法规;虽然目前备案延期了,但P2P的风险,还是会逐渐降低的。

P2P依然是普通家庭资产配置中,性价比较高的必要一类资产。无马哥自己仍配置了相当一部分P2P的资产。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千亿的大骗局 就在你家楼下!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