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的保障期,70岁好还是终身合适?

重疾险的保障期,70岁好还是终身合适? 保险知识 第1张


导读:从理赔的角度,告诉你保险期限怎么选才最科学


重疾险是消费者接触最多的险种,也是个人保险规划中,比较核心的内容。


选择适合自身的重疾产品,并不简单。保障额度、疾病种类及数量、疾病分组、是否包含轻症、中症、赔付比例、多次赔付、是否返还等等,考虑内容很多。


而这次,柠檬君要说的,是身边的一位朋友咨询保险的过程。他比较纠结的一点是,重疾险期限,到底是定期70岁,还是终身好?


朋友的故事


方便叙述,文中姑且称朋友为小同。小同的情况很普遍,30岁,结婚两年,孩子半岁,传统制造业销售部主管,收入略有波动,平均在20w左右,偶有应酬。


今年单位体检,小同发现健康指标不太好看。小同想到读大学时,爷爷患癌去世,2年前大伯也查出癌症。于是比较担心家族病史,考虑给自己配置保险。


在重疾额度方面,我建议他按照收入预期,保额配置不低于3年的年收入水平,根据他当地的医疗消费,再预留30万的康复费用空间。


最后,考虑收入上涨的预期,小同认为暂定100万的水平比较接近。在保费支出方面,刨去家庭开支,分配到重疾险的支出空间,大概只有1万左右。


出于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我首先想到到,如果全部配置终身型重疾,保额应该不够。基于家族史,小同倾向于带有恶性肿瘤二次赔付、或额外赔付的产品,这进一步压缩了他的保额杠杆。


于是微信中建议他先了解定期型重疾,保证在有限的预算内购买到充足的保额。在确定具体的产品后,如果保费有富余,再考虑补充部分终身型型。


然而,第一步小同就开始纠结了。定期型重疾70岁后,保险到期了就没了,人老了之后生病概率更高,反而没保障,心里不踏实。而且,要是没赔,保费也不返还,总觉得有点划不来。


但是,如果全部购买终身型的险种,最后自己的预算又不能满足保额需求,怎么办呢?


不同期限的保额



小同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人纠结的地方,有限的预算下,保额和保障期无法抉择,怎么解决呢?我选了某公司带有癌症二次理赔的重疾产品,给了他三种不同方案对比,尝试来说明我的建议:


重疾险的保障期,70岁好还是终身合适? 保险知识 第2张

< 三种方案内容对比表 >


对于上表方案,对内容再简单做一下说明:


方案一:

全部购买保至70周岁,保费按每年1万交30年,可购买保额在123.3万;


方案二:

全部购买终身型期限,保费按每年1万交30年,可购买的保额在77.3万;


方案三:

保费按每年5063交30年,购买终身保额39.13万;按每年交4937元交30年,购买定期保额60.87万;


购买终身型和定期型组合,合计70周岁之前重疾保额100万,70周岁之后39.13万。

(注:方案三是便于演示,计算的最佳理论保额,实际投保做不到这种有零有整的额度)


小同对于这三份方案,额度有高有低,期限有长有短,依然选择困难。


他的爱人是单位的会计,提出了让我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同样的保费支出,哪一份方案的回报率更高?听说过理财投资有预期回报,这还是第一次遇到问重疾险的回报率的。


我觉得这不失为一种新的评估标准,对于疾病险,保险通常的回报就是赔付理赔金额。于是,我尝试给出了一个类似投资回报的概念,叫“赔付期望”,来描述保险理赔的回报情况。


不同期限的赔付期望


按照时间的长短,分为对当年赔付期望和累计赔付期望,它们代表的意思是:


当年赔付期望:是当年重疾的保额,与对应年度重疾发生概率的乘积,代表某一年可能赔付的理论金额;


累计赔付期望:是将各年度的当年赔付期望,逐年加总至保险合同期满,代表保险期间可能赔付的总金额。


我们只要计算出,三种方案和对应保额的情况下,各自的理赔期望,期望值最大的方案,理论上就是回报率最大的了。


首先,我们要推算出小同30岁到未来105周岁各年度的重疾发生概率,关于重疾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我在之前的文章有写过,感兴趣可以在文末拓展阅读了解。


最后得出,刚满30周岁的男性,未来至70周岁期间,发生重疾的概率是34.41%,终身(至105岁)的重疾发生概率是73.81%。


然后对应三个方案,与各自年限的保额相乘,就可以得出三个方案各自的累计赔付期望。三种方案的赔付期望值,如下:


重疾险的保障期,70岁好还是终身合适? 保险知识 第3张

< 三种方案的“赔付期望”对比 >


三种方案计算出来之后,小同面临的情况是:


定期70周岁的方案,保障期内的保额最高,满足甚至超出的目前的保额需求。但总体赔付期望值最小,回报最低,而且70周岁后确实面临无险可保的境况。


终身型的方案,赔付期望值最高,理论上投保的回报最高。但是保障额度只有77.3万,如果70岁之前发生重疾,收入补偿上会有一定的缺口。


组合型的方案,70岁之前100万保额,满足目前的保额需求;70岁后有近40万的保额,可以覆盖30万的康复费用门槛。赔付期望值居中,与终身型与定期型,均相差7万左右。


投保期限的建议


结合以上情况,我给到小同投保建议,也是本文想说的核心思路:


组合型的方案,可以覆盖工作期间的保额,也满足退休后患病康复的费用额度。而且赔付预期上,也与最高值相差不大,就目前的保费预算来说,是结合保额需求和保险回报的最优选择。

终身型的方案,从赔付角度来看,赔付期望确实是最高,回报最“划算”。虽然保障期内保额不够,但投保额度的缺口并不是太大。考虑未来收入有增长,可以在未来几年内进行补充,结合个人偏好,我认为仍然可以考虑。

纯定期型的方案,并不建议的。因为除开保额上的优势,定期方案没有其他长处,而超过100万以上的额度,对于小同来说目前并不实用,保费利用不充分。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小同的情况,给出的重疾险期限选择的思考过程。到这里,柠檬君想问问大家,是不是对于所有的人来说,组合型的方案都最优呢?


如果小同的保费预算再低一些,比如7000元,我肯定会建议他选择定期70周岁的方案。因为选择终身险,保额会严重不够,即便是组合方案还会有明显缺口。


对于疾病险来讲,保险期内的额度首先是最重要的。保险期间长或短,影响的是发生理赔的概率。虽然期间越长,获得理赔的概率越大,但是投保的额度太低,发生风险得到理赔,也完全不能解决问题。


这种情况,赔不赔没有区别,投保就失去了意义。对于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选择定期保障家庭抗风险能力弱的关键时期,才是合理的。


在上文投保建议中,我也一直强调小同的终身型方案,前提是缺口不太大,且后续有加保的能力和意愿,才可以分步来做。


★ 小结 ★


保险期限的选择,没有绝对的优劣,我们需要结合保额门槛,费用预算,后续规划等综合考虑。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组合型的方案,可以兼顾保额和期限,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而除了保险期限,如何结合市场上的重疾险产品,选择出自己的重疾保障方案,还会涉及到其他的内容。产品的迭代,经济情况的变化,往往决定了我们的保险规划,不是一步到位的。


所以,如果你也在纠结期限,柠檬君想说,第一份保险,有比优更重要。早点拥有保障,才是投保的第一原则。

重疾险的保障期,70岁好还是终身合适?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