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健品拿下的年轻人 一边拿命赚钱 一边烧钱续命!

只要是个有欲有求的肉身凡人,都有其本质焦虑,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商家只是找准了不同人群的本质焦虑收割不同的智商税,可以说,商家本质上就是一个人群焦虑贩卖机。

前段时间,在权健被各路媒体曝光的时候,很多年轻人也在网上对这种传销产品表示不屑。

“权健招牌火疗全身都能烧?怕不是脑子烧坏了才会信吧!”

“保健鞋垫卖一千多块居然也有人买,这是疯了吧!”

“权健负离子卫生巾就能治前列腺癌的话,还要医院干什么?!”

在发现因650万美元上斯坦福事件而爆红的步长制药,其核心产品“脑心通”背后的逻辑居然是因为蚯蚓会钻洞能疏通,所以步长脑心通也能活血包治百病之后,很多年轻人惊呼简直是扯淡。

智商税是收不尽的,但至少在很多年轻人看来,交智商税的人群,主要还是自己的长辈们。

据说,劝阻父母远离那些闻所未闻的奇葩产品,是每个年轻人都必经的一场斗争。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天天操心长辈们是不是会被坑的年轻人们,自己也不知不觉走上了同样的执念循环。

只不过,老一辈们迷的是各种听起来玄之又玄被各种广告洗脑的玩意,而年轻人们追捧的,是在各种科学概念包装下大行其道的保健品。

年纪轻轻就开始吃保健品了?是的,你没有听错!

据2018年天猫双十一的数据显示,排在进口品类和品牌销量榜上第一名的,分别是保健食品和保健品牌。

而买起保健品来如此狂野的,正是那些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在家庭群中揭发权健这样骗局的年轻人。

一边DISS各种国产养生保健骗局,一边积极掏钱支持各种国外保健品牌,这就是当下年轻人的现状。

数据显示,90后已经扛起了保健品主力消费军的大旗。

21.9%的90后一直使用保健品,不打算用保健品的90后占比仅为3.9%。

而其中,女性又占据了绝大多数,从平民到明星,都没逃过保健品这一劫。

女生种草的小红书上,保健品是一个大类,相关笔记几乎高达400k篇。

在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上,吴昕每天日常嗑下至少10种保健品,葡萄籽、护眼丸、甘草片、阿胶、青汁、鱼油.....

钟丽缇在微博分享自己的排毒之旅,11天时间,完全断食,只喝椰子油,并称一个疗程之后排出很多毒。

宋智孝通过“血液净化”进行排毒,医生从静脉里抽出血液,通过机器“注入活性氧气和紫外线”,再将血液重新输入体内。

保健品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刚需,就连菜导公司也有好几个直男,天天坚持吃各种进口维生素片和肝胆功能调养片。

据说,只懂保温杯配红包枸杞的年轻人,那都是伪养生。

真正注重养生的年轻人,每天定有不下5个闹钟用来提醒自己不同时间吃啥保健品。

从回归本质的角度来考虑,既然作为保健品,总归得能起到保健作用才是,不然还叫啥保健品是吧?

而这些动辄几百块从海外淘回来的进口保健品,当真很管用吗?

菜导问过身边很多嗑保健品的朋友,基本没有听到说有明显作用的声音。但尽管如此,他们也还是会继续嗑:甭管有没有用,反正嗑就对了。

并且会下意识给保健品开脱:没用一定是因为时间还不够久,继续坚持!一定是量还不够多,嗑多几种!

就像维嘉之前说的,吴昕吃保健品不管有没有效果,求的就是一个心安。

在这届年轻人看来,饮食作息不规律都不是事,只要保健品安排到位了,就能长生不老,青春永驻。

实际上,很多保健品名过于实,或者说物非所值,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的进食中通过更便宜的方式获得相应的保健效果,根本就没必要花大钱来买这玩意。

比如说胶原蛋白保健品,据说吃了就能补充胶原蛋白。

而胶原蛋白作为一种蛋白质,得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并不是直接就能吸收。

吃几百一瓶的胶原蛋白,和吃普通食物吸收进去的蛋白质没啥区别。

比如说蛋白粉保健品,成分就是蛋白质,吃一勺蛋白粉和你吃一个鸡蛋能得到的蛋白质差不多。

比如说各种包装得神乎其神的一瓶卖好几百块维生素片,医生早就说过了,那玩意的药效,其实也就和医院给你开的2块钱一瓶的维生素片差不多。

另外,很多看似高大上,不明觉厉的保健品名不副实,不仅不能给你多大的作用,而且吃多了可能还会有副作用。

吃保健品吃出事的新闻,随手一搜多了去了,这些血淋淋的教训,比任何资料都有说服力。

当然,菜导也不是说所有保健品都毫无作用,只是保健品毕竟不是药品,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有用。

从生理知识的角度看,人体是有自愈功能的,有些小毛病即使不吃药,过个十多天也会自己好起来,保健品有时候不过是蹭了身体自愈的顺风车罢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安慰剂效应的心理暗示作用是很强大的,即使病人获得的治疗是没啥用的,但只要病人相信治疗有效,就能使得症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舒缓。

我们平时强调信心的重要性,就是这个道理。

之前的能量金字塔传销骗局不就是这样嘛:

主持人先是扯远古时代的古埃及文明、木乃伊,赋予神秘色彩。

再扯到眼前的金字塔,称金字塔能够产生金字塔能,可以吸收宇宙能量,屏蔽一切负向磁场。

如果你100%相信金字塔,就能获得超过100%的能量,但如果你怀疑金字塔,塔就不会给你能量。

啧啧啧,这都把金字塔的高度给提升到宇宙磁场层面去了,唬得台下的信徒们一愣一愣的。

然后很多人把金字塔信奉为神明,称通过金字塔身体变好了,婆媳矛盾缓和了,工作顺利了。

而实际上,那就是一个利用心理暗示作用的传销骗局,他们的天价金字塔就是一个普通摆件。

这是一个推敲一下就有漏洞的智商税,假如所有赌徒都信奉金字塔,那么个个都只赢不输?你觉得这有可能吗?

赌博本来就是一个零和游戏,你赚的就是别人输的,你输的就是别人赚的。

因此很多时候,保健品就是你在心理暗示作用下交的的智商税罢了。

很多年轻人也不是没听说过这些,毕竟手机24小时不离身的他们,接触的信息比老一辈要广得多。

那为啥还是那么多年轻人会交保健品的智商税呢?

因为,只要是个有欲有求的肉身凡人,都有其本质焦虑,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针对人群本质焦虑的智商税,一直以来都在更新迭代。

上世纪80年代,全国人民跟着气功大师练气功,甚至还把气功宣扬为一种新科学,以求延年益寿,可不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吗?

前些年,那些浮夸的电视广告,往往都是一针见血击中人群的焦虑所在,比如说,老年想要的长寿、男人想要的强壮、女人想要的美容、孩子想要的益智......

现在,针对成功焦虑的咪蒙课程《咪蒙教你月入5万》、层出不穷的快手、抖音变现培训课程......

以上种种套路,本质上不都一样吗?

商家只是找准了不同人群的本质焦虑收割不同的智商税,可以说,商家本质上就是一个人群焦虑贩卖机。

到了这届年轻人身上,也是同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焦虑。

这届年轻人的本质焦虑在哪呢?

一方面,工作996,假期日夜颠倒,吃饭靠外卖,是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缩影。

要想逃避996很难,要想养成规律的饮食作息也做不到,而到了老大不小的年龄,家庭责任逐渐过渡到自己身上,真的不敢倒下。

这时候,如果有人跳出来说,只要吃这个保健品,加班也没关系,熬夜也没关系,吃外卖也没关系。

那就会有很多年轻人选择愿意相信这个,然后一边嗑保健品一边安心地作死。

一方面,在以年轻冻龄为美的社会主流审美下,年轻成为每个女性的焦虑,即使男性也不例外。

我们的社会对年龄不够宽容,娱乐圈的女神永远都是以冻龄、不老为前提,一脸的胶原蛋白是永恒的主题,而岁月洗礼的痕迹,是不被欣赏的。

从中年女明星的尴尬处境,人到40还拼命装嫩演18岁偶像剧女主,就可见一斑社会对衰老的不宽容,也就不难理解年轻人在对衰老的恐惧下买下一盒盒的保健品。

而实际上,你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一屋子瓶瓶罐罐的保健品,而是自律。

带给你健康的,是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带给你青春的,是健身房的汗水和付出。

这道理虽然老土,但却很实在,菜导也希望你能听得进去哈。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被保健品拿下的年轻人 一边拿命赚钱 一边烧钱续命!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