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的重疾险,几十年后还有用吗?

经常有人对重疾险提出这样的质疑:

重疾险没必要买,你现在买的50万保额,按照当前的通胀率算,30年后根本没什么用。

乍一听很合理,实际上充满偏见和误导。

作为一个保险自媒体,很有必要正面回击一下“保额缩水”这个伪命题。

也算是给真正有疑问的读者一个公正的解答。

现在买的重疾险,几十年后还有用吗? 保险知识 第1张

从商业保险的本质上来说:

商业保险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

它的核心作用是,把自身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如果以“保额会缩水”为借口,否定重疾险的价值,相当于把重疾险的作用定义成了“抵御通货膨胀”。

这本身就是在偷换概念。

说人话:

买重疾险就跟买普通商品一样。

比如我要买电风扇,买电子秤,这些东西买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贬值了。

但我还是要买,为什么?

因为我需要,对我有用,且我此刻就要用。

这层浅的逻辑放保险上也是一个道理。

我买保险,因为现在就要用。

风险本身就恒定存在,发生时间也不确定。

它不会按照你的假设,也不会按照已有数据推算的结论,在你准备好的时候准确无误的来。理论上我下一秒就可能遭遇不测,下一秒就要用到保险。

这时候保险会无脑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额替你承担风险。

对于要用的东西我们一定会买,不会因为它会贬值就不买了。

而会缩水,会贬值,也不是保险这个商品的独家bug。

拿这个否定其价值未免有失公正。

现在买的重疾险,几十年后还有用吗? 保险知识 第2张

另外,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环节也不是没考虑保额缩水的问题:

金融商品都存在利率,保险也不例外。

这个定价利率没有直接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而是藏在精算师的脑子里。

从两个角度简单说一下。

1.国内保险定价采用的是恒定费率

同样是50万的保额,30岁的人花6000块,50岁的人肯定要上万。


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你30岁就把钱“借”给了保险公司,为了补偿你保险公司会给你一定的回报。

假设风险模型测算出的平均出险年龄是60岁,那么你这30年交的保费就给保险公司提供了投资的机会成本。

假设你已经50岁才借钱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只有10年时间投资,自然给你的回报也少一些,所以也会多收一些保费。

2.保费也在缩水

保险公司设定的定价利率大概在3.5%。

我们按照这个利率粗暴倒推一下30年后的50万保额:

50÷(1+3.5%)ⁿ(n=29)=18.4

也就是说30年后的50万保额等于现在的18.4万。

同理,现在的6000块保费在未来也就值个2000块出头。

相当于30年后的保险公司收取的50万保额对应的费用,是如今18.4万保额所对应的费用。

如果在30年内出险,保险公司会亏一点,收益还没达到就要赔付50万保额,对用户来说就是值的。

但这部分的亏损,保险公司可以通过30年后出险的人提供的富余投资时间来填补,对保险公司来说不亏。

对用户而言,如果30年后才出险也肯定不能说亏。

因为相对交保费来说,我当然巴不得自己健康的时间越久越好,甚至永远都不要出险。

所以这场交易本身就是双赢的。

现在买的重疾险,几十年后还有用吗? 保险知识 第3张

弄清了保险的本质,我们再来看看通胀的问题。

1.货币通胀

货币通货膨胀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本身就存在一些争议。

但这种是比较典型的认知误区:

“近十年的官方通胀率都在5%以下,我每年的收入增长率高于5%,为什么我还是买不起房?”

房子、教育都和医疗一样,本来就不在货币通胀的计算范围内。

不算这些,通货膨胀率从近几年看的确是可控的,经常买菜的人应该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并且这个通胀率在未来30年大概率也是可控的。

这个从老龄化的角度比较好理解。

通胀率跟购买力正向相关,但未来30年内年轻人的比例会降低,所以购买力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并不大。

2.医疗通胀

再单独看一份医疗通胀率的数据,来源于美世的《全球医疗成本调研报告》:

现在买的重疾险,几十年后还有用吗? 保险知识 第4张

看起来很吓人,全球的医疗通胀率都很高,远远高过货币通胀率。

其中大陆地区尤其明显。

上网一查医疗通胀,全是清一色的重磅恐吓,什么持续飙升啊未来不可期之类的。

一查医保,就是凭什么又涨价?能不能不买?这样的怨气。

理智一点看第一个问题,现在高,未来就一定会更高吗?

不确定,但医疗技术会越来越先进是一定的。

所以,会有更多药品研发技术、仪器制造技术不再需要从国外引进,那么这波进口费省下来,非人工部分的纯粹医疗费对应着下降也不是没有可能。

再看第二个问题,医保涨价。

的确,看病一直贵,且越来越贵,但国家还是有应对的。

医保就是个非常好的福利,且政策是在变好的,对比一下10年前的医保药品目录你就知道了。

报销范围广了,老龄化严重了,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不涨价这项福利怎么维持?

综上,未来的医疗通胀不见得会那么疯狂,医保政策也很给力。

另外,重疾险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补偿收入损失,医疗上的大头通过医保和百万医疗险来解决弹性更大有效性更高,所以重疾的保额缩水对应的通胀率更多应该看货币通胀率,而不是医疗通胀率。

而货币通胀率恰好是稳定且在未来也大概率不会飘高的。

现在买的重疾险,几十年后还有用吗? 保险知识 第5张
尽管保额缩水是合理的,我们为对应保额付出的价钱也是合理的,且通胀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但这些问题是风险来临之前考虑的,真正到了那一刻,大多数人只会嫌保额买的不够多。

在此给大家提供几个方法和建议:

1.首先,你已经买了保险,跑不跑的赢通胀不知道,但恭喜你,已经跑赢了大多数人。

大多数家庭的做法是存一笔钱救急,比如20万、10万,更多的家庭根本没有这么多存款。

这笔钱往往被放在一个投资池子里,不打算轻易取出来。

这种做法有两个天大的难点:

一是能在投资里保持不亏损,二是有强大的信念保证这笔钱专款专用,只用来抵御重大风险。

以上都做到了,如果短时间发生了风险,这20万还没来得及完成你宏大的收益期待就得立马拿出来用,并且大概率不够。

2.分红险的原理可以借鉴

如果有可观的分红体现在保额增长上,就很完美的解决了通胀的问题。

不过分红型的保险往往价格更贵,保底利率低,且分红部分无法确定。

这跟监管的规定和大环境都有关系。

拿国内分红险近10年的水平来看,实际分配到的保单红利只有1%点几。

国内的监管也一直走得稳健经营路线,对预定利率的尺度也卡得挺保守的。

所以钟情于分红险的朋友,最好别做太大指望了。

香港历年的分红情况倒还算不错。

但香港的经济一直在下滑,政治情况也不算稳定也都是事实。

再加上投保香港保险的成本和精力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的,所以这个方法我也不推荐。

目前最好的方式,是咱们用较低的保费撬动较高的保额,同时再拿一部分钱去理财。

消费型的保险+长期储蓄型理财就是典型的选择。

这种方法跟分红险是一个原理,只是我们把他拆分开来,让每一部分都更明确更可控一些。

3.缴费期限拉到最长

缴费期拉长了,当前的保费压力自然更小。

另外,交的时间越长,平摊在每个月的保费越少,未来货币贬值省的钱越多。

再加上现在比较常见的保费豁免责任,中途出险了,以后的保费也不用交了。

所以我一直推荐大家选最长的缴费年限。

4.百万医疗险能买就买

像这种费用补偿型的医疗险,解决的不仅是医疗费,还有医疗资源问题。

这种产品形态并非定额给付,升级和变化也非常灵活。

报销限额和保费都可以根据当年的情况作出合理调整。

所以,如果你已经投保了一份续保条件很好的医疗险,那么你的医疗费用可以一直有个比较专一可靠又灵活的托管者。

但百万医疗险这类型保险的诞生时长确实不大,停售的风险客观存在。

这一点除了尽量选择风险承担能力强,续保转移条件好的保险公司以外,也没有万无一失的办法。

所以我从来不会告诉读者,你只要买了百万医疗险,就不需要买重疾险了。

重疾险作为长期险的特质就决定了它会比这种短期险的稳定性更强。

通货膨胀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经济现象,对任何商品都会产生影响。

这个问题不是保险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有一笔能够尽量够得着通胀的救急钱的问题。

可能自己存钱能做到50分,保险能做到70分,聪明的保险搭配能做到80分,极少数人甚至没有人能做到一百分。

这就有点穿鞋总比光脚好的意思。

至于那些用保额缩水来否定保险价值的人,真挺糊涂的。

正确的逻辑是:

只要风险存在,有风险管理的需要,用保险当工具,一定比自己用其它方式管理来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你只想了保额会缩水,没想自己存的那笔钱不缩水甚至不被吃光有多难。

就好像你觉得老师讲课谈不上一百分,自学不仅更自由还不需要花钱一样。

实际上自学能力强过老师授课效果的人全校就那么一个,反正不是我,大概率也不是你现在买的重疾险,几十年后还有用吗? 保险知识 第6张

现在买的重疾险,几十年后还有用吗?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