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你投资的?

当你遇到以下两种情况,你会作何选择?

情况1:如果你打算去看一场演出,票价是100元,需要去现场买。但当你到达剧场门口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丢了一张价值100元的交通卡,你是否会继续买票看演出?

情况2:如果你打算去看一场演出,而且已经花了100元买好了票。但在你到达剧场门口的时候,却发现门票丢了。如果你想看演出,必须再花100元,你是否会买票?

曾经有人就以上两种情况做了实验,后来发现在第一种情况中,选择继续买票看演出的人较多。而在第二种情况中,选择不会买票看演出的人较多。

从绝对值角度看,丢交通卡和丢门票同样是损失100元,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选择?这其实是受到了“心理账户”的影响。

什么是“心理账户”?

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帐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而心理账户与传统意义上的账户不同,没有实在的物质存在形式,比如对于银行账户,我们有账号、存折或者银行卡,而心理账户只存在于人类的内心世界,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它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非替代性”。

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心里将钱进行区分,比如收入方面就是,薪资、工作奖金、投资收入、偶然所得等,而在支出方面,也会有房租/房贷、基本生活支出、娱乐支出等的区分。有了区分后,我们自然会做出不同的决定。

以文章开头那两种情况为例,丢交通卡属于交通支出方面,和买门票看演出不是一回事,因此很多人会选择继续看演出。但门票丢了就不同了,相当于是自己的“演出账户”中出现的损失,再买一张就可能意味着该账户的超支,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演出。

显然,“心理账户”会对每个人平时的消费支出产生影响,同时,它也会对个人投资产生影响。

“心理账户”对理财决策的影响

心理账户的存在,会对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投资决策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对价格的敏感程度:研究指出,当人们被询问是否愿意多开20分钟的车,从而少花30元买个90元的计算器,68%的人说愿意。而如果是少花30元买件750元的皮夹克时,只有29%的人愿意(实验情景中为美元)。决定是否要“绕路”不仅取决于钱的绝对数值(30元),还有消费者的价格感知。这个原理也可以解释,为何我们更倾向于为昂贵电子产品购买售后服务,为何在国外更控制不住剁手“买买买”等。

信用卡消费:用一张已经透支了上千元的信用卡再刷50元,似乎不像用50元现金结账那样浪费。与用现金支付相比,用信用卡付账的人更不会去想他们到底花了多少钱。因此,信用卡往往可以将购物的快乐与付账的痛苦分离开来。

股票亏损:当我们买入一只股票后,连续下跌,账面上就会出现亏损,但实际账户仅在抛售后才会有亏损出现,所以我们往往会更愿意继续持有而非“割肉”;而所买的股票出现盈利时,我们也易将盈利资金和原有资金类别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盈利再投资时对于前者的谨慎度也往往低于后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不愿止盈的原因。

生命周期安排:从“理性人”假设出发,人在理财安排上总是能够深谋远虑,会考虑几十年以后的长远利益,并根据一生的总财富来合理安排一生中每个阶段的消费,而这显然又与人的实际消费行为不符。实际上,消费者倾向于将人生的收入分为三个心理账户: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现期资产和未来收入。人们对这三个消费账户的消费意愿依次递减。

如果要减少“心理账户”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投资者尽可能地分散投资,如果只投单一的股票、基金等,会加深负面影响。

同时,投资者还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和习惯有个正确的认识。如果一看到亏损就焦虑甚至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只希望账户中的资金越来越多,那就需要投资更为稳健的产品,才能尽可能避免“心理账户”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投资者,投资最主要看的还是长期的收益,以整体和长远的眼光来对待投资才能持续获得收益。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你投资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