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预核保?如何看待拒保?

不少重疾险的健康告知,正在变得越来越严格。
比如海保人寿。
如何看待预核保?如何看待拒保? 保险知识 第1张

这家推出过芯爱的寿险公司,刚刚更新了健康告知。

如果你有过血常规异常,那就得如实反馈给保险公司。

如果你很胖或者很瘦,那也不得不面对痛彻心扉的质询:

朋友,你的BMI大于28吗?或者,小于17吗?

如果答案为,那就要向保险公司袒露你的身高体重,让保险公司来判断你能不能买。

一旦你告诉保险公司你很胖/瘦,它就会继续问一系列问题,比如:

你有高血压吗?

你属于超胖/超瘦吗?

你有脂肪肝吗?

你肝功能正常吗?

诸如此类,问到你怀疑人生。

除了海保人寿,还有复星联合健康险。
如何看待预核保?如何看待拒保? 保险知识 第2张

这家推出过备哆分、康乐一生2019、妈咪保贝的健康险公司,

从后天开始,会在重疾险的健康告知里增加许多问询。比如:

两年内是否有就医检查异常、或者体检异常?

而且,如果体检报告上有“建议复查”“建议进一步检查”的描述,也要告知。

要知道,大多数商业体检机构喜欢甩锅,自己只负责查出问题,至于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

答案就是:请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体检机构的锅是甩了,但受苦的是咱们消费者。

因为一旦有这种描述,你就不能直接闭着眼睛买复星联合的重疾险了。

你需要如实先向它反馈你的体检异常,让保险公司来判断。

反馈的方式,

要么是智能核保,要么是预核保。


1.

槽叔强调一下:

收紧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一种非常正常的风控手段,大家不必惊慌。

还需要说明的是:

今天投保的产品,健康告知以今天投保时为准。

即使保险公司第二天把健康告知变成了——

你的身材是否如古力娜扎一样苗条纤细?如果答案为否,那你不符合健康告知,无法投保,出门左转慢走不送。

——你也不用理会。

收紧健康告知,也不代表一定买不了,只不过在投保时,你需要额外告知一些健康情况,增加一些环节和流程。

放心,可供选择的产品很多,不用过度焦虑…

所以槽叔不会在每次收紧健康告知的时候,都拿出大喇叭来嗷嗷叫。

今天这篇文章,槽叔想聊两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我们如何看待预核保

以及

我们如何看待拒保


2.

上周末槽叔和两个保险公司的核保师吃饭,他们说:

最近半年,申请预核保的人越来越多

但事实上,他们所在的保险公司近半年业务量并没有显著增长,有的甚至还小幅下降。

如何看待预核保?如何看待拒保? 保险知识 第3张

(灵魂画师再次来袭!声明:严禁抄袭)

是的,你可以把这两家公司看成一个正在过气的明星,眼瞅着自己的粉丝越来越少,但粉丝的要求却越来越多,脾气也越来越挑剔。

这真令人绝望…

业务量没有增长,收入没有增长,但预核保人数增加,这必然带来了更大的核保压力以及运营成本。

但对保险公司来说,这也不是坏事。

这说明客户对于健康告知越来越重视,带病投保的风险越来越少,业务的品质自然也会越来越好,未来潜在的理赔也会减少。

抛开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不谈,作为消费者,我们如何看待预核保呢?

第一,预核保可以解答解惑。

如果你身体条件很好,完全符合健康告知,那当然可以直接买。

就算有健康瑕疵,

你要么学习一些核保知识、自行判断;要么让核保助理帮你判断;

但有时由于健康告知某项描述不够清晰,或者各家保险公司的尺度和规则有所不同,就要靠预核保了。

把资料提交给保险公司,让他们来回答“能不能买”这个问题。

第二,预核保可以提供安全感。

无论是槽叔还是助理,对健康问题都能做出基本的判断。

但如果你觉得“这还不够”,

或者“我希望听到保险公司自己亲口告诉我”,

那预核保可以解决你的不安和焦虑。
如何看待预核保?如何看待拒保? 保险知识 第4张
以弘康人寿的预核保回复邮件为例

答疑解惑,解决焦虑。

随着健康告知尺度的收紧,能直接通过健康告知的人越来越少,做预核保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槽叔做个大胆的预估:

80%的人都需要借助智能核保和预核保,才能顺利完成投保。


3.

说到预核保,槽叔想袒露一个难言之隐:

对于没有合作、且无法做预核保的产品,槽叔该不该推荐?

小米金融的小米意外险,本身没有健康告知,买起来也比较简单。所以即使没有合作,出于对产品的认可,槽叔也可以安心推荐。

但有些不一样。比如:

支付宝好医保住院医疗险。
如何看待预核保?如何看待拒保? 保险知识 第5张

槽叔夸过好医保,但必须承认:

我无法让人保健康帮你做预核保。

对好医保健康告知的所有困惑,我和助理都尽力按照我们对核保规则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条款和健康告知的研读,提供参考答案。

但我们的答案,终究不是人保健康的答案。

如果不相信我们的判断,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支付宝App,去找客服求教。

但相信我,大多数时候,这样做也没啥意义……

因为支付宝的客服大多数时候会告诉你:

亲,您这种情况可能买不了哦~

为什么客服总爱这么说呢?

客服的出发点,只能是“疑罪从有”。毕竟,如果放宽了尺度,他担不起这个责任。

换位思考,其实非常容易理解,这不怪客服,真的不怪客服。

类似的产品有很多,好医保只是一个例子,不影响它本身是一款出色的百万医疗险的事实。

但不管怎样,预核保代表了保险公司对客户的重视,它的背后是巨大的投入:

核保师坐镇,系统对接开发,多环节沟通成本……

每一个开通预核保的保险公司,都值得点赞。


4.

在汽车出现之前,如果你问一个人:如何能跑得更快?

他的回答只能是:

买一匹更好的马。

这个被无数人用烂的典故,说明了一个道理:

在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出现之前,我们甚至都不会意识到“天啊,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保险也是如此。

在预核保出现前,很少有人意识到:

天啊我竟然可以同时投保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甚至可以挨个试试。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似乎只要买保险,就是买平安的;只要买保险,就是买弘康的。但你家的电器也不可能都是西门子的呀?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

预核保虽然加了购买保险的选项。但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预核保被拒保了,该怎么办?

不用担心,多数预核保的“拒保”,都不等于拒保。

保险公司收到预核保邮件,看一眼,讨论一下,然后邮件回复说不能买。

这不叫拒保,这叫“把你赶走”。

但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做一件事:

他们要把“你不能买”这件事,记录在公司的信息系统里。

比如光大永明人寿,比如弘康人寿,未来可能还会有复星联合健康险。

他们这样做的本意是:

把未通过预核保的人录入系统,防止他们无视核保结果、硬要买我们的产品。

但数据一旦进了系统,就说明,你的人生履历上,记录了一家保险公司对你的拒保记录

后续投保其他保险产品时,如果看到:

是否有被保险公司拒绝承保,或加费承保,或延期承保,或附加特别约定承保的经历?

答案就变成了:
如何看待预核保?如何看待拒保? 保险知识 第6张
渤海人寿前行无忧的健康告知(部分)

好,既然木已成舟,那我们来思考一个事实:

难道因为不想冒着被这些保险公司拒保的所谓“风险”,你就放弃这些保险公司的产品、看都不看一眼吗?

拒保过?没关系。

如实告诉保险公司,可能这家公司的尺度更宽、最终给你通过了呢?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几年前,一个乙肝大三阳、且肝功能指标极度异常的人,在投保A公司的某款重疾险时被拒保了。

从那时起,他尝试过多家保险公司,但都被一一拒保。

请注意:

导致他被一一拒保的,不是因为A公司曾经拒绝过他。而是因为:

他本身就是“乙肝大三阳、且肝功能指标极度异常”的人。

就像槽叔在高中时,表白隔壁班的女神,最后被拒了。

她拒绝我的理由是“性格不合适”。

到了大学,槽叔又屡次向各种女神表白,然后继续屡次被拒。

请注意,我之所以被拒绝,绝不是因为我在高中被拒绝过,而是因为:

性格不合适”。

所以,拒保不可怕,健康问题本身才可怕。

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在预核保时,可以做得更聪明一点。

如果槽叔和助理对你说:

以我们的经验,你的这个健康问题,A公司肯定不会通过,且A公司会在系统记录这条记录。

那你就没必要去做了嘛……

何苦呢?白白增加一个拒保记录。

有些表白终究要失败,索性别让它发生啊……

如何看待预核保?如何看待拒保?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