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寿险?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有很多都是讲究大善大爱的,比如乐于助人,愚公移山,人之初,性本善等等。而且我们还是一个非常重视家道传承的民族,考取功名,光宗耀宗,置办产业,世代蒙荫。可以说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这几年做保险这个行业,遇到许多来给孩子投保的人。在聊天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父母都表达出了把最好的留给孩子的这种想法。所以难怪有人说,在中国最好卖的保险是理财类的保险。


当然随着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的发展,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财富也越来越多,寿命也大幅延长。对于健康的需求和关注也越来越密切,健康类保险也非常红火。


但是我发现,中国人对寿险(传统的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非年金和两全)的关注却比较低。这其实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又是相矛盾的。刚才我说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大善大爱,家道传承,寿险这个产品是非常契合这种文化的。但是在人们的关注上确是相对比较低的。甚至寿险成了一个最难卖的产品。


说起来寿险应该是人身险里面最古老的一个险种。一个因为责任因为爱而产生的产品,可是在我们国家却变成了一个最难卖的产品。有时候我觉得让我觉得匪夷所思。但其实我想说,寿险真的是我们最应该买的一个保险产品。


很多人会说,寿险有什么好买的,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恰恰因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才更需要购买,特别是有家有口的人。购买寿险的第一个理由就是爱与责任。两个人因为相爱走到一起,因为相爱结婚生子,因为相爱牵手一生。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但是人终究会老去,很难一起到终身,大部分时候,都是先后离去。而且死亡的风险其实不算低,有数据显示过,在理赔的原因里面死亡是可以排到前五的。不过无论谁先离去,我都希望,当另一个人看到受益人这一栏另一个人的名字的时候,他会想起曾经一起走过的美好岁月,他会记起那些年,他们相爱的样子。拥有一张寿险,将受益人的名字写上你最爱的那个人,我们购买寿险不是担心我们会死去,而是我们希望在我们死去之后,另一个活着的人依然感受到那份爱。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世界表现出了更多的利己主义,甚至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把一切责任都置之身外。大部分人都十分自我的活着。但是我依然相信,相互牵手的人是需要对彼此做一个精致的利他主义的人。这个世界还是需要很多精神上美好的事物的。虽然很多时候,谈钱是一件很俗气的事情,但不可否认,有时候这件俗气的事物确实是一个美好事物最好的载体。或者换句话说,寿险让钱这件最俗气的事物变得高大上起来。我们购买寿险不是因为我们自己要活着,而是我们的感情需要活着,需要传承。当然我也知道,很多人已经活成了现世报,但是在生命的最开始和结束的时候,让我们信仰一下来世报。拥有一张寿险,是我们给自己这个世界留下的一份美好的礼物。


购买寿险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想体现生命的厚度。犹记得去年,上海一个名医意外去世,家人在赔偿上面闹得沸沸扬扬。因为按照上海市的死亡补偿标准,遇难者家属是不满意的,其实我也觉得不满意。但是没有办法,在法律面前,生命都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您是名医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赔偿。但是寿险却可以做到。换句话说,如果您觉得自己的生命很值钱,可能除了荣誉这种精神世界的东西能体现之外,在物质世界,唯一能体现您的生命比别人值钱的就是寿险。美国的一本保险学教科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寿险就是您的生命经济化的体现。也就是说人寿保险这种商品是可以把生命用钱来衡量的一种商品。


购买寿险的第三个理由就是省钱便利。我们传统的观念里面,物质财富的传承我们最喜欢的恐怕是现金,或者是流动性极高的现金等价物。但是无论怎样,你要留下100万你就要花掉100万去购买等值的现金等价物或者准备100万现金。但是寿险这个商品却可以让你做到花50万,甚至30万,但是留下100万的事情。这对于大部分崇尚现世报的人来说,不愧是一个很好的物质财富传承的工具。就像流传甚广的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中国爷爷和美国爷爷的故事。话说有个中国爷爷,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100万,自己舍不得用,他把这100万都给了两个儿子,每个儿子各50万。两个儿子将得到的这笔遗产又传给四个孙子,每个孙子各得到25万。美国爷爷也有100万,他用70万吃喝玩乐享受人生,余下的30万买了200万保额的人寿保险,两个儿子各免税获得100万遗产。这两个儿子各自也用70万吃喝玩乐享受人生,各自用余下的30万买了200万保额的人寿保险,四个孙子各得到100万。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是不可否认它反映了人寿保险在物质财富传承上面极大的经济性和便利性。


其实写这篇文章不是说一定要买寿险,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一定的事情,只是我突然觉得寿险这个产品是非常符合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商品,也是一个真正体现保险宗旨的一个产品。如果健康险,年金险让生活更美好,那么寿险就是让你的家族未来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精致的利他主义者。

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寿险?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