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分红重疾险,交了1万8,赔了2万3

1.

经常有朋友会咨询,投了重疾50万的保额,但随着通货膨胀的影响,几十年后,保额可能也就相当于现在的10万,20万,甚至更少,怎么办?


确实,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关于这个话题,我们老早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去详细看下(购买长期重疾险要考虑通货膨胀吗?如何应对?)


当时,我们在文章就提到了,分红重疾险,尤其是保额分红(也叫英式分红)的重疾险,是抵御通货膨胀的一种解决之道。


但可惜,国内的分红重疾险,本来可选的就不算多,再加之产品费率都偏高,导致投保的杠杆比很低,所以我们一般是不推荐投保的。


正好,前一段时间经手了一起太平洋人寿的分红重疾的理赔,让大家看看这个“杠杆比低”是什么意思:


太保分红重疾险,交了1万8,赔了2万3 保险知识 第1张


这是当时的保单,太保寿之前的分红重疾险金泰人生,09年投保时被保人49岁,保额2万,保费为1884元x10年。


于19年出险(刚好交了10年保费),重疾理赔金额2.3万:

太保分红重疾险,交了1万8,赔了2万3 保险知识 第2张

上图中的20000元是保单的基本保额,3114元是保单的保额分红及终了红利。


这个账算下来,就是交了18840元,最后出险也就赔了23114,杠杆比1.23倍,10年,23%的增长,看起来还不如存银行或做理财呢!


这种说法,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期交保费,综合下来2%的增长,确实不一定比得过理财。


说不对,是因为保障是有成本的,就好比每年交的意外险,医疗险,每年的保费缴纳后,如果不出险,那就直接消费掉了,这就是成本。


虽然这种终身重疾不会消费掉,但其本质还是会有这一消费掉的部分,只是被打包到保费中的,看不而已。


2.

这张保单问题的关键是,作为保障型产品,其赔付时的杠杆比实在太低了!


保障最大的意义在于其杠杆比,就是保额与保费的比值,最典型的产品,比如小米意外、大保镖等意外险,保费299元,保额高达100万,杠杆比3300倍。


即便按这款长期重疾交费10年的时间来计算,小米意外出险时的杠杆比也可高达330倍(其实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产品,不能直接对比,举例是为了突显杠杆比)。


一旦出险,就能实现以小搏大的保障,而不出险,每年消费掉较低的保费,投保人也更容易接受。


所以高标杆的保障型产品,才是好产品!


说得简单点就是保障型产品就应该尽量便宜,这也是我们在产品测评,推荐时优先会考虑性价比的根本原因!


当然,不同的产品类型,肯定不可能有同样的杠杆比,不同的投保人群,也会因为风险等级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化的费率,从而出现不同的杠杆比。


回到上面的案例,该被保人出险时,最终的杠杆比只有1.23,让人觉得“很不划算”,其实有几方面的原因:


1).分红型产品相比不分红的普通产品,费率一般都会更高一些,会导致其杠杆比在保单中前期会低于普通产品;

2).被保人投保时的年龄偏大,导致其投保时的费率本来就不便宜(还有性别的影响);

3).出险的时间也是最“不划算的时候”,对于长期的保障型产品,肯定是交费结束后的年份,杠杆比最低,该案中刚好交完第10年保费。

以上3个因素叠加,就造成了这起“不划算”的理赔案例。

但话说回来,其实被保人年龄大,或是健康异常需要加费时,甚至会出现保费的“倒挂”,即累计交费会超过保额。


有人会说,这种保单有什么意义,还不如不投了,确实这种保单少有人投,但还是偶尔看到的。


其价值在于风险的不确定性,越是保费高,甚至这种倒挂的保单,越是说明被保人的风险高,在保单前期出风险的概率也更高,如果在交费后的3~5年内就出险,还是有较高的杠杆比的。


3.

回到分红重疾险与普通重疾险的对比,我们假设同样49岁的被保人现在投保一份高性价比的重疾险,如果也是在保单的第10年出险,杠杆比会不会高一些呢。


我们选择同类产品(含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中最具性价比的代表产品康乐一生2019(保障内容更好,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忽略其前10年额外30%赔付)简单估算下:


49岁男性投保10万(最低选项),交费10年,每年保费为6061元,如果第10年出险,杠杆比为10/6.061=1.65。

尽管金泰有3000多的分红,但康乐一生凭借低得多的费率,杠杆比仍然要高出不少,甚至康乐一生如果选择交费15年,10年时的杠杆比可达2.24,但缺点是15年之后,杠杆比会更低。


所以交费期间选择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保障型产品交费期限应尽量拉长一些,以期得到更高的杠杆比,但被保人退休后仍要交纳保费,好像也不大合适。。。


为了更详细的对比分红重疾和普通重疾的杠杆比,玩保哥制作了一张杠杆比的曲线图,大家可以有更清楚的了解。


关于保额分红的说明:因为金泰人生早已停售,无法制作相应的计划书,我们采用了金佑人生2017版的中档分红来模拟金泰人生的分红:


太保分红重疾险,交了1万8,赔了2万3 保险知识 第3张

(纵坐标为指数坐标)


普通重疾的保额固定不变,所以杠杆比曲线,基本是一条L型曲线,而分红重疾因为有保额的增值,所以会呈现一个“对勾”的形态。


因此,在保单前期,肯定是普通重疾杠杆比高,在某一年龄这之后,分红重疾则会反超。


根据这两款产品的数据来看,在被保人79周岁(差不多是国人的平均寿命)时,分红重疾险金泰人生的杠杆比才会超过康乐2019。


在国人的平均寿命之后,金泰人生出险才显得“更划算”,显然这种“太晚”才呈现优势的保障特性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4.

除非同类的分红重疾,能大幅降低保费,将反超的时间点大幅提前,投保分红重疾险才能更有价值,但就玩保哥来看,国内市场似乎还没发现有费率合理的产品。


即便费改之后,太保寿金泰人生的继任者,金佑人生已经几次升级,其保费相比金泰人生反而是增加的,尽管重疾的保障内容更丰富,但玩保哥也仍觉得并不合理。


毕竟分红险的预定利率(法定评估利率)也相比之前有放开啊。


算了,关于分红重疾险的定价问题,内容太多,我们改天再详谈。


其实就这两款产品进行对比,意义不大,至少对于前面出险的被保人没有意义,因为康乐19是今年才出的,10年前不可能有这么低费率的产品。


讲了这么多,玩保哥想表达什么观点呢?


首先,还是前面已经提过的,重疾险(其它保障型产品一样)产品,还是应该优先考虑杠杆比高,即性价比高的产品。


其次,也是今天的主题,分红型重疾险,本身产品的形态其实是应对通胀很好的一种方式,但目前国内的分红重疾费率都偏高,所以还不如投普通的重疾险,再不定期的来检视加保来得更实在。

太保分红重疾险,交了1万8,赔了2万3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