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银行理财的业务影响及发展

(网贷天眼讯)2018银行理财的业务影响及发展,2017年是金融持续发展的一年,各大银行相继推出夺人眼球的理财产品。现已接近年末,回顾2017年银行理财的业务发展,总结过去的业务形态,对把控未来银行理财市场的趋势和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2018年的银行理财业务影响及发展。

2018银行理财的业务影响及发展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银行理财业务,从另一个方面看,也是一个金融脱媒的过程,资金离开了传统的信用创造渠道,进入新的流转环境。(更多理财技巧及平台返利,微信关注“天眼理财助手”)

1.理财类产品使央行存款准备金政策大打折扣。信贷类理财产品实际是存款的搬家,但表外业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并不需要向央行交纳法定存款准备金,这实际上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范围,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高达16.5%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规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一个有效的渠道。虽然根据银监会《银行理财业务征求意见稿》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建立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管理制度,规定风险准备金的提取、划转、使用和支付等政策和程序,但较低的风险准备金率依然给予商业银行以套利空间。

2.影响央行信贷政策的有效性。银行理财业务掩盖了银行信贷真实投向,既对冲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也规避了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窗口指导。从而增加央行信贷政策制定执行的难度。

3.各家银行理财产品利率相互攀比。一方面加大了储户存款的转移,使货币供给层次结构和流通速度均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步伐,这将对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利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4.尽管银行理财产品会影响到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效率,但对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有益处。主要原因是原先没有资产业务,银行的负债端是存款,资产端是贷款及债券等自营资金投资,由于存贷款利差较大,所以银行在自营投资上往往采用买入并持有到期的策略,对货币政策并不敏感,传导效率也相应较低。随着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银行负债端成本明显上升,银行在资产端的压力会相应增大,在金融资产投资上会更加追求高收益,因此对货币政策也更敏感,结果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会增加。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银行理财业务是引发金融市场上“资产荒”的一个重要因素。表4比较了有理财业务的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和无理财业务的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表的左边来自表3,表的右边假设了同等资产负债规模下无理财业务时的信用创造情况,可见在有理财业务条件下,12000元的负债需10000元的资产(包括贷款和金融资产)与之对应,而在无理财业务条件下只需9600元的资产(仅为贷款)与之对应。

可见,在有理财业务的银行体系中,对资产数量要求更高,如果经济内部能够提供的资产较少,就不可避免出现“资产荒”。在“资产荒”下,银行理财将会面临负债端成本难降,而资产端风险高企的“双重挤压”。在资产端收益率快速下降、负债成本较为刚性的情况下,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和客户,银行理财产品不得不压缩利差,拉长久期或者选择更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从而使得风险集中于银行体系。

银行理财业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还有刚性兑付。所谓刚性兑付,是指金融产品到期后,产品发行者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预期收益,而当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发行方或销售方需要兜底处理。

对金融统计的影响

银行理财业务对金融统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理财业务影响到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范围,另一方面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结构的统计。

社会融资规模反映的是实体经济从整个金融系统获得的融资总量。具体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以及其他资金来源(例如保险、小额借贷、产业基金等)。

由于在设计社会融资规模指标时,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小,所以尚未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当中,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对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是有所缺失的。同时须考虑到,银行理财产品可能是信托贷款的资金来源,也可能是用于购买债券。因此,如果将社会融资规模与银行理财产品资金简单相加,那么实际规模可能会被夸大。

以上内容就是2018年银行理财的业务影响及发展的相关信息,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统计三个方面做了分析,投资者可以理性的作为参考,多熟悉理财产品的环境,对理财业务的发展及影响有所了解,在投资时不至于风险投资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何赚取更多的理财收益,你需要一个好方法《《《

2018银行理财的业务影响及发展


2018银行理财的业务影响及发展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