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在新规下的变革与发展

银行理财产品在新规下的变革与发展,每年到了元旦或者春节的临近,银行理财产品的预计年化收益都会有上升的趋势,随着金融业与互联网时代的融合,银行理财在投资理财方式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自此,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被纳入资管产品范畴,将与信托、基金、券商资管等金融产品一起受到统一的监管。

银行理财产品在新规下的变革与发展

银行理财产品转型在即

根据指导意见,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一类资管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将面临巨大转型压力,其产品分类、期限结构、运作模式等多方面都将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监管的要求。

首先,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将分成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两类,公募型银行理财产品将面向普通投资者,而私募型产品将只能面向合格投资者。在公募和私募划分的基础上,银行理财产品还将按照资金投向划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指导意见特别指出,现阶段,银行的公募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

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将进行调整。指导意见指出,封闭式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因此,原先作为重头的三个月以下期限的封闭式产品将停发,而银行或将增发开放式理财产品和中长期产品,长期产品也将显著增多。

最后,运作模式彻底向净值型转型。尽管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的出现已有数年时间,但目前净值型产品占比不到10%,而预期收益型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银行理财实行净值化管理有利于打破投资者目前普遍存在的“隐性刚性兑付”预期,但也有可能造成银行理财客户流失。

五大行净值型产品业绩表现各异

过去十多年来,银行理财产品以稳定的收益赢得了广大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青睐。因此,实行净值化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未来业绩表现,对于能否留住客户将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的大型银行大多已经发行了净值型产品。虽然总体数量不多,但已经在银行理财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净值型产品当前业绩表现到底如何呢?为此,中证金牛金融研究中心重点对五大国有银行净值型产品业绩做了统计。据不完全统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五家大型银行目前存续的净值型产品共64支。其中,工商银行数量最多,共27支;其次是中国银行,共15支;其他银行中,农业银行10支、交通银行7支、建设银行4支。

从收益来看,截至2017年11月末,近一年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产品是中国银行的中银新兴市场(R),收益率高达24.65%,其次是建设银行的“亚洲创富精选”产品,近一年收益率为24.35%。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年的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共7只,全部是投向境外市场的QDII类产品。投向国内固定收益类市场的产品收益表现居中,而投向国内权益类市场的产品则普遍表现不佳。

以上内容就是银行理财产品在新规下的变革与发展的相关信息,银行净值型产品在表现上各有不同,对于这种情况,投资者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切勿以自己的视角进行金融市场的揣摩,要以实际考察为主,谨慎投资。


银行理财产品在新规下的变革与发展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