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七大”不安全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七大”不安全,银行理财产品同其他理财产品一样,不同的收益对应着不同的风险,相比于投资理财的其他理财方式,不少人对银行理财产品还停留在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的印象上,于是争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殊不知,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项。投资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七大”不安全。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七大”不安全

1、银行理财是会亏损

投资者要明白,理财产品的稳赚只是传说,有的理财产品到期时,有可能得不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连本金也不保。而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不要光盯着收益率。实际上,许多产品由于存在着“猫腻”,投资者最终到手的收益,并没有宣传时说的那么多。

2、募集期有玄机

通常情况下,银行一般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投资者买入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就会被拉低。

比如某银行推出的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4.1%的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从9月26日开始销售,10月7日才结束募集,10月8日起算利息。也就是说,购买的这款产品,空档期是12天。这10多天的空档期,可不就“摊薄”了购买者的实际理财收益?

3、产品评级不一定靠谱

在产品说明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相关的风险评级,如某银行一款产品就在说明书中显示为PR2级(稳健型,黄色级别),其实都是银行自己给自己评定的,并非是第三方机构评的,意义并不大。

不仅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本身不可靠,而且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必须进行的投资者风险测评,不少银行也在走过场。

4、风险提示要看清楚

银行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上对风险提示做所谓表述,这些风险提示投资者也要多看看。

5、隐形费用要当心

与明面上的手续费相比,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问题更为突出。多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

6、看清产品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

在银行渠道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的理财产品。凡是银行自发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就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只要在中国理财网的搜索框内输入该登记编码就会查询到对应的产品,如果查询不到,那就不是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

7、不触碰带“霸王条款”的产品

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某些设计条款明显偏向银行,把投资者的收益“榨干吸尽”,投资者要当心这样的理财产品,尽量不去触碰。

以上内容就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七大”不安全的相关信息,通过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即使银行理财产品比较安全,大家还是要注意分辨,在购买时,其实不仅仅局限于上面提到的七大注意事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银行理财知识,可以在网贷资讯中进行了解。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七大”不安全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