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政策升级 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变化

监管政策升级,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变化?展望2018年的银行理财趋势,其实可以对比2016年和2017年的情况,2016年到2017年是资管行业变革的窗口期,不管是经济政治市场的环境改变还是政策的原因,对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提出6大挑战,特色化、差异化是未来趋势。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坚持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融合,一手紧抓客群经营,一手优化产品管理。

监管政策升级 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变化

银行资管进入窗口期

2016年到2017年,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与政策导向都出现一系列变化,对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提出6项挑战:

1、理财产品收益率开始上行,负债端压力大幅提升

2016年10月份,理财产品收益率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下行趋势,开始逐渐上行。这对于银行理财来说,也意味着负债端的压力不断升

2、理财产品“净值型”推进遇阻

2016年是黑天鹅事件频出的一年,市场的剧烈波动极大的影响了客户的投资情绪,此前的理财产品“净值化”进程遭遇较大困难。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统计,2013-2015年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分别为0.15万亿元、0.56万亿元和1.37万亿元,年增长率高达267%和144%,而2016年上半年估算开放式净值型产品余额不超过1.5万亿元,增长率大幅下滑至6.8%。

3、利率上行阶段,考验银行资产管理能力

2016年四季度开始“债灾”,债券类资产价格断崖式下跌。如果与2017年上半年的市场连在一起看,此次“债灾”不亚于2013年钱荒时的水平。银行理财中债券是占比最多的资产,此轮债券调整对银行理财的冲击巨大。如何在利率上行阶段,做好投资标的调整和筛选,对银行资产管理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4、信用风险事件频繁爆发,考验银行信评能力

信用债违约事件从2015年开始逐渐显露,2016年开始大量爆发。违约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但也不乏央企。这对银行理财的信用债投资策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何避免“踩雷”更考验投资机构的信用评价管理能力。

5、资金市场持续紧张,考验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

随着货币政策的转向叠加金融去杠杆,市场资金面开始紧张,不少银行理财存在期限错配的情况,因此资金市场的紧张对于银行融资能力和流动性管理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6、监管政策升级,引导银行回归本源

近几年银行理财业务高速发展,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催生了大量的同业业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央行于2016年中推出升级版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同业业务也纳入监管范围;银监会在同年7月底下发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监管新规”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7年4月银监会密集下发监管文件,开展银行业“三套利”、“三违反”和“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指向同业、银行理财、委外等业务,引导银行业的金融去杠杆工作。不断升级的监管政策和日益严峻的去杠杆态势下,银行开始控制理财发行规模,调整原有的经营思路,远离资金套利,回归代客理财本源。

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应“水乳交融”

在多重挑战下,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已经进入窗口期,差异化、特色化是未来趋势。经历了八年快速发展之后,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创新性提出“一体三翼”发展模式:以财富管理为主体,以“投行+”为特色,以国际化为方向,以“互联网+”为工具,打造具有民生特色、推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相融合的私人银行发展方向。

传统银行业务下,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分属不同板块,财富管理一般作为负债端,归属于零售板块;而资产管理业务一般作为投资端,属于资管板块。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方向,是将二者不断融合,因为高净值客户有着更复杂的需求。

目前,二者衔接合作程度亟待提升。只有带着资产管理的理念去做财富管理,同时带着财富管理的理念去做资产管理,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各种需求。

以上内容就是监管政策升级,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变化的相关信息,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如果能相互取长补短,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算是比较理想的一种状态,从大的发展趋势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调整,对于投资者是更贴近与理财的一种健康长久的方式,因此,不必太过于焦虑。


监管政策升级 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变化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