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世界的十大法则

第一法则:存储即所有
一个人财产的归属或者说它的安全性根本不取决于这个财产人姓什么,叫什么,而是取决于财产存储在什么地方,以及怎么定义这个存储。
比如我们的房子只有70年使用权,是因为房子首先存在国土上,国土是谁的,房子就是谁的,就由谁说了算。在互联网世界里,数据资产也是一种被存储的资产。微信聊天记录存在腾讯服务器上,所以腾讯可以通过聊天记录了解我们的行为习惯并推送广告,本质上反映了数据资产被平台方所利用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淘宝、阿里巴巴、支付宝上的交易数据存储在阿里巴巴的服务器上,数据所有权本质上归属于阿里巴巴。基本上互联网平台都是这样,数据资产所有权是归属于平台方的。在区块链世界里面,存储是分布式的,所以数据归属于个人,这点很重要。
第二法则:数据即资产
传统互联网是信息互联网,区块链是一个价值互联网,价值跟价格相关,所以它严格来讲是资产互联网。每个区块链首先是一个技术公司,其次是一个全民公有制的一个社区公司,是一个全民的社区,最后是一个金融公司,一个金融组织。
区块链上的数据都变成了跟代币直接挂钩的资产,成为一种有价资产。每个人在区块链里面数据的多寡映射着你的穷和富。这样的故事特别多,很多人通过挖矿的方式,不管是写文章挖矿还是其他方式,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在一些区块链的应用上,通过做内容的挖矿实现了每个月小一、二十万的收入,他们在现实世界和互联网世界里就是一个草根,实现这样一种财富的集中很难,这样的财富效应在区块链世界才会发生。本身这种文章的数据,也直接变成一种资产,这个一个很大的好消息。
第三法则:行为即挖矿
每个人的行为都被切碎为一个一个的挖矿动作,不管是做任务还是直接用算法挖矿,这些行为都是在给社区贡献能量,社区就会以奖励的方式回馈给我们。不管我们是踩单车,还是坐飞机,还是打开手机跑流量,这些行为都慢慢变成一个个挖矿的动作,然后获得一些奖励。
第四法则:代币就是奖励
很多人手上有大量的数字代币,这些代币不仅是投资品,也是一种奖励。每一个代币都是某个动作的奖励,做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是一种能量守恒。所以除了炒币之外,应该特别看中除代币本身的金融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或者它的行为价值。
我们投了一些币参与一些项目,不管是私募或者公募,要秉承一点,我们已经成为这个项目的股东之一了,所以我们除了投钱之外,还要为其做一些贡献。做一些传播也好,做一些建议也好,或者做一些资源对接也好,因为代币不仅有金融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第五法则:通证即信用
token是一个有价的信用凭证,一个Token代表一个信用值,通证上的权利和责任是清晰的,是能够自由流通的。通证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在现实世界用到的小票、发票、门票都属于通证,麦当劳的的发票上都写了权利责任义务,时间、地点、金额等等,它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小合同,小协议,它是一个信用的凭证,所以通证即信用。
第六法则:代码即合约
在区块链上,代码取代文本成为合约的呈现形式并且自动执行,提高效率降低费用。在现实世界,我们想确定一百万的合作关系,即使特别熟的人也需要立字据、合同。如果公司和公司之间有百万级的生意,合同会拟定很多,而且需要找财务、律师等几方面进行确认,过程十分复杂,时间成本,金钱成本都很高,这是在现实世界里边达成一个合约需要做的事。这种信任关系,权责在合同里都是都很讲究的细节。
区块链把合约全部写成代码,自动执行,所以没办法反悔,谁也不能修改代码,修改合约里面的细节,只能去遵守它,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约束是公平平等的。在互联网世界已经有这样的雏形,比如我们下载注册一个App时,都会有一个协议,绝大部分人是不看协议自动打勾的,这其实已经实现了半智能合约化。
第七法则:节点就是渠道
节点这个词其实它的本质就是渠道、代理商。节点就是渠道怎么理解呢?在区块链世界,未来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每一个硬件因为芯片和算法的植入成为数据采集和流通的节点。未来手机、矿机、家用电器,甚至服装、帽子、首饰都可能变成一个硬件。设想一下,未来我们吃一碗泡面,打开泡面扫码就能得到币的奖励,并且扫码者的信息,扫码的时间,手机型号都会被采集。这时这碗泡面就成为一个采集和流通数据的节点,这是非常好玩的事。
如果这个事情真的发生,意味着未来每个渠道,每个节点都会变得更加毛细血管化,更加碎片化。以后每个人所处的场景,看得见得,摸得着的,用的,看的,吃的都可能变成采集数据和流通数据的一个节点。假设这个数据节点背后有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一部分人或者一些人工智能掌握,意味着我们大部分老百姓成为天天给机器人组织挖矿,提供数据的一些数据民工。
第八法则:社区即组织
我们会发现,现在区块链的创业者更多讲的是自己是哪个项目的创始人、合伙人、股东或者投资者,很少讲我是这个区块链公司的总经理或者CEO。从这个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在区块链世界大家更多讲的是社区,不再讲公司这样一个看起来很稀松平常的系统组织。这个小细节反映了社区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非常常见的商业组织,这是非常敏锐的一点,希望大家能够get到这个点。这个细节体现了区块链正在重新定义组织边界,公司法明文规定一个公司不能超过200个股东,而在区块链组织里,有多少人拥有代币就有多少个股东。没有男女老少,没有数量的限制,每个人都能成为项目的股东。区块链这种新的社区商业组织模式可能正在取代公司制。再往下分析,区块链社区本质就是把整个公司或者组织的所有权打散,以碎片化的方式分给每一个参与者,所以整个公司里的权利中心崩塌了,老板本身的决策不再是最终的大的权利决策,而变成了一个一个的这种社区下的中心,或者大家全民投票,表决等等。权利中心的崩塌使得整个社区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全球的所有权以及全球的分工,这是公司制的尴尬和瓦解。
第九法则:共识就是法律
共识是规范社区成员行为的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大家妥协而成的一种东西。你认可它就生效,你反对你就出局,你就参与不了。所以在区块链里边,我们更多讲的是共识,尤其像共识机制,其实讲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聚在一起,为什么形成这样一个社会组织,为什么参与到这些动作当中。我原来写过一篇文章叫《区块链的最大共识是赚钱》,讲的就是当下的这样一个共识的体现形式。全球几千万人参与区块链,很多时候是因为它赚钱,如果它本身离钱很远,像人工智能一样,大部分人是参与不进来的。所以赚钱机制作为第一个痛点,就是它满足的是几乎所有老百姓都关心的话题,赚钱的话题,利益索取的话题。
在赚钱机制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区块链本身的共识机制不仅仅是赚钱,还可以改变一个小行业,一个小组织,甚至改变某些组织结构,改变一个小地区的金融系统等等。这种共识把金钱放在了更大的一种社会关系,或者生产关系上。对于很多价值创造者,是一个非常大的福音。区块链不仅仅可以赚钱,还可以改变一些什么。这种价值实现的共识,驱使很多能人加入到区块链创业中。
第十法则:消耗就是销售
我们在深入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币价需要通过拉盘或者做庄的方式才能稳定。本质原因是币的消耗机制弱化,没有把币很好的流通起来。大家只是挖矿赚钱,赚了很多钱,手中的币怎么办?没有办法做任务,没有办法消耗掉,只能放到二级市场抛售,抛售导致价格下跌。假设币本身可以应用到某一个消耗品中,满足一些人性的需求,让币本身流通起来,给这个币一个好的流向,这个时候币价应该是偏稳定的。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区块链项目是没有产生这种产品雏形的,因为目前的应用还没那么活跃,整个公链底层还不是特别的成熟,一些技术问题使得我们的应用无法蓬勃的发展起来。即使有一些产品落地了,操盘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产品内部的挖矿机制上,也就是说满足用户对币的获得感上,而不是产品对于用户痛点的解决上,这使得整个挖矿的量远大于消耗的量,必然造成供过于求,就是通胀,反映在二级市场就是靠市值管理对价格进行保证。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做应用的时候,对经济系统的设计回归传统的商业模式,让代币和消耗品挂钩,设计出区块链世界里认可的消耗品,而不是跟传统世界,或者互联网世界产生映射的东西。比如拿币去定一些商品,比如买东西等等,这个是违反规则,违反法律的,所以应该发明一些消耗品,然后让币在消耗品上做一些映射,这是很大的难题,我希望提出这样一个思路能够给在区块链做应用的创业者带来一些思考。销售出去的币才能够是真正有价值的币,而且销售放在消耗品上。

区块链世界的十大法则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