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受监管吗?商业银行最新监管体系

银行理财受监管吗?传统银行理财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比较靠谱的;但目前当然理财市场的乱象,国家开始进行监管和整治;以打造一个安全的理财市场;银行理财也属于理财的一种;那银行理财受监管吗?有哪些监管体系和标准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商业银行最新监管体系。

银行理财受监管吗?商业银行最新监管体系

银监会颁布了20多部关于银行理财业务方面的监管文件,初步形成了商业银行理财监管体系,但这些监管文件大多数是以通知的形式下发的,在效力层级上比较低,缺乏上位法依据仍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方面监管的一大缺憾,亟待国家在法规、法律层面对银行理财产品予以规范和认可。

“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共有55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量为8.58万只,存续余额为28.38万亿元,较年初减少了0.67万亿元,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5个百分点。”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中公布的一组数据。该报告指出,银行理财业务呈现存量规模微降、业务增速放缓、产品结构调整的特点。

报告显示,有20.93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权益类投资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73.42%,较年初增加了1.28万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

理财规模收缩

2017年上半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有55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11.92万只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83.44万亿元,较2016年上半年减少0.64%。由于理财端的负债成本快速上升,匹配到较高收益率的资产相对较难,因此一些理财产品的发行受到了影响。另外,对投入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的理财资金加强管理,理财规模呈下降趋势。

从报告中的数据看出,理财规模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同业理财规模的收缩。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6月底,金融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为4.6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16.24%。其余额较年初下降了31%,占比较年初下降7个百分点,实现了“双降”,下降明显,降幅较大。

其实同业理财的下降受到“三三四”综合治理的直接影响。“三三四”检查中最核心的是“三套利”专项治理,即主要针对当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业务、投资业务和理财业务,要求银行进行自查和规范,而同业理财则是治理重点的交集。

同业理财可能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理财余额在未来可能会有一个波动,总体还是相对保持平稳。从2018年一季度开始,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所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前期同业存单发行比较高的银行,在四季度的时候可能对理财产品有一定压缩,进而影响到理财规模的余额。

从机构类型来看,5家国有大型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较年初均下降,但仍是银行业理财市场的主力军,存续余额共计21.07万亿元,市场占比近三成。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机构的存续余额为7.31万亿元。

根据研究报告指出,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受监管影响较大,大行规模整体较平稳。上半年,受“三三四”影响,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二季度理财余额单季分别下降0.1%、4.8%和0.9%。股份行作为同业理财的主要发行者,系列监管政策影响更为明显。

理财产品分类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理财登记系统于2017年年初对部分理财产品进行了重新分类和调整。具体来看,在理财产品投资者类型中增设“高资产净值类产品”一类,对投资者来源进一步细化。

银行理财监管标准逐步统一

“在法律层面上,需建立和完善资管业务的统一监管,加强大资管时代对资管业务的统一管理。”温斌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我国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但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的进程加快,打破了机构监管的范围和界限,造成了监管的盲区或监管的真空。实际上,在产品端,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形成了跨行业、跨市场的规模,同时也出现了监管套利、资金空转、层层嵌套等问题。

过去几年,监管部门就资管业务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具体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有的监管规定比较分散,银监会颁布了20多部关于银行理财业务方面的监管文件,初步形成了商业银行理财监管体系,但这些监管文件大多数是以通知的形式下发的,在效力层级上比较低,缺乏上位的法律法规依据仍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方面监管的一大缺憾,亟待国家在法规、法律层面对银行理财产品予以规范和认可。

随着银行理财监管体系的逐渐标准;相信在未来资管行业统一监管政策下,银行理财业务会发生转变,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取消银行通道业务;同时银行理财业务被得到重视和提升;同时资管市场机构间的竞合关系进入新阶段。


银行理财受监管吗?商业银行最新监管体系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