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期货基本面资料

铅期货基本面资料


铅期货是金属铅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铅期货交易代表BP。
交易品种 铅 交易单位 5吨/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5元/吨 涨跌停板幅度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7% 合约月份 1-12月 交易时间 夜盘:21:00~次日1:00 白盘:每周一至周五9:00~10:15,10:30~11:30,13:30~15: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月份的15日(遇法定假日顺延) 交割日期 最后交易日后连续五个工作日 交割品级 标准品:铅锭,符合国标GB/T 469-2013 Pb99.994规定,其中铅含量不小于99.994%。 交割地点 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割单位 25吨 交易代码 PB 上市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

铅期货基本面资料_期货入门网—最具学习价值的期货培训视频和期货开户网站 一、自然属性及地位   铅是常用的有色金属,其年产销量在有色金属中排在铝、铜和锌之后的第四位。铅的化学符号是Pb(拉丁语Plumbum),原子序数为82,是所有稳定的化学元素中原子序数最高的。密度11.34g/cm3,熔点327.5℃,沸点1740℃。有较强的抗放射性穿透的性能。铅是一种银灰色有光泽的重金属,在空气中易氧化生成一层氧化铅或碱式碳酸铅,使铅表面失去光泽并防止进一步氧化。铅的导电性能相当低,抗腐蚀性能很高;质柔软,延性弱,展性强。   地壳中的铅常与锌、铜共生,构成铅锌矿或铅锌铜矿,其中除铅、锌、铜外,一般还含有金、银、铋、镉、铟、锗、锡等金属。因此,铅矿石需要通过预先选矿得到含铅40-70%的精矿才能进行冶炼。   目前全球实现了工业化的铅冶炼工艺有前苏联的氧气闪速熔炼-电热还原法(基夫塞特(Kivcet))、QSL炼铅、富氧顶吹浸没熔炼法(ISA和Ausmelt炼铅)、卡尔多转炉炼铅、鼓风炉炼铅、氧气底吹炼铅(SKS)等。   铅的消费领域集中在铅酸蓄电池、电缆护套、铅箔及挤压产品、铅合金、颜料及其他化合物、汽油添加剂、弹药和其他方面,其中铅酸蓄电池中铅的消费量占到总消费量的75%以上。   铅在没有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能损失的情况下,可以完全回收,目前可进入循环链的铅有90%得到回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铅生产国和消费国,2009年精铅的产量达到355万吨,在世界总产量867万吨中占到41%;2009年中国铅消费量为333万吨,在世界总消费量822.5万吨中占到40%。
二、铅分类及质量标准   铅锭分为大锭和小锭,小锭为长方梯形,底部有打捆凹槽,两端有突出耳部。大锭为梯形,底部有T形凸块,两侧有抓吊槽。小锭单重可为:48kg±3kg、42kg±2kg、40kg±2kg、24kg±1kg;大锭单重可为:950 kg±50kg、500 kg±25kg。根据国标GB/T 469-2005,国内铅锭按化学成分分为5个牌号:Pb99.994、Pb99.990、Pb99.985、Pb99.970、Pb99.940。
一、铅的主要用途
世界铅消费主要集中在铅酸蓄电池、化工、铅板及铅管、焊料和铅弹领域,其中铅酸蓄电池是铅消费最主要的领域,2009年美国、日本和中国铅酸蓄电池耗铅量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86%、86% 和81.4%。基于环保的要求,其他领域中铅的消费都比较低。
二、国际市场 1.世界铅资源的分布 世界铅储量比较丰富,资源潜力较大,加上高再生率,能够满足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数据表明,世界铅资源有广阔的勘察前景。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资料显示,1999-2009年间,世界铅的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增加了23.4%和18.9%。世界铅储量和储量基础在2007年分别增加到7900万吨和1.7亿吨,至今维持在该水平。按照2009年世界铅精矿产量380万吨计算,现有世界铅储量和储量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20.8年和44.7年。
2.世界铅的生产 1970-2009年,世界铅精矿长期增长率为0.3%,2000-2009年年均递增2.2%,2009年为385.1万吨。西方国家铅精矿产量长期处于下降趋势,中国是世界铅精矿增长的主要力量。世界铅精矿的主要生产国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秘鲁和墨西哥,2009年上述国家铅精矿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占到77%。 世界主要铅精矿生产企业有道朗公司(Doe Run)、必和必拓(BHP Billiton)、超达(Xstrata)、泰克资源公司(Teck Resources)等。2009年,世界前10家生产企业铅精矿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占到33.6%。世界主要铅矿山有美国的韦伯纳姆矿(Viburnum)铅锌矿、澳大利亚的坎宁顿(Cannington) 银铅锌矿和伊萨山(MountIsa) 铅锌矿、加拿大的红狗铅锌矿(Red Dog)等。2009年,世界前10大矿山的铅精矿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占到26.9%。
3.世界精铅的生产 世界精铅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三大地区,2009年,这三大地区的精铅产量达到847.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96.1%;其中亚洲占比达到55.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世界精铅产量在西方产量的增长推动下上扬。1960-1980年间,世界精铅产量的年度增幅为2.7%,其中西方国家精铅产量增幅达到2.6%。九十年代以后,中国铅冶炼产能的迅速扩张,引导中国精铅产量迅猛增长,成为世界精铅产量增长的主力军; 同期,西方国家精铅产量维持在500万吨下方。1990-2009年间,世界精铅产量年度增幅为2.5%,其中西方国家的产量增幅仅为0.2%,而中国达到了13.5%。
4.世界铅的消费 世界铅消费主要集中在铅酸蓄电池、化工、铅板及铅管、焊料和铅弹领域。铅酸蓄电池是铅消费最主要的领域,2009年美国、日本和中国铅酸蓄电池耗铅量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86%、86%和81.4%。基于环保的要求,其他领域中铅的消费都比较低。   世界铅消费趋势分为两个阶段,1970-1994年间,世界铅消费水平基本维持在500-550万吨,年均增幅仅为0.8%;同期西方铅消费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幅达到1.1%。1995-2009年,中国铅消费异军突起,17.9%的年均消费增幅引领世界铅消费出现2.7%的年均增幅,同期,西方铅消费则以0.4%的速度下降。中国在2004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铅消费国。 全球铅消费呈现两级化,中国和美国的消费量都在百万吨以上,2009年上述两国的铅消费量在全球消费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0.4%和17.4%,中国的消费比例在提高,美国的比例低于2008年的18.4%。位居第三的德国,铅消费量只有31万吨。
5.世界铅的贸易 世界铅精矿年进出口贸易量大约有400万吨实物量。中国是最大的铅精矿进口国,2009年中国铅精矿进口量在世界总的进口量中占到55%的绝对份额。中国铅冶炼产能迅速扩张,国内产量无法弥补需求,精矿进口自2000年以来快速增长。其他进口量在10万吨以上的国家有韩国、德国和日本。 澳大利亚、秘鲁和美国是世界主要的铅精矿生产国,也是主要的精矿出口国。上述三个国家的出口量在世界总出口量中占到50%的份额。2007年以来,世界精铅的年进出口贸易量出现萎缩;2009年的贸易量为316.4万吨,比2006年峰值的394.1万吨减少了77.7万吨或19.7%。 全球精铅进口比较集中,美国一直是最大的精铅进口国。2005年以来,前五位进口国中西班牙的进口量持续下降,中国的进口量在2009年异常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内外价差引导的跨市套利交易。其他主要进口国家集中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精铅消费国。
  精铅的主要出口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一种是冶炼产能较大的国家,如德国和哈萨克斯坦等。中国精铅出口量从2007年开始锐减,原因是中国出口政策的变化,不仅取消了之前15%的出口退税,还增加了10%的出口关税。
铅期货基本面资料_期货入门网—最具学习价值的期货培训视频和期货开户网站 三、国内市场 1.国内铅资源分布 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2007年底,我国已查明铅资源储量为4207万吨,资源量2861万吨,基础储量1346万吨,储量747万吨;矿山数1389座。   我国铅资源广泛分布于全国28个省市和自治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内蒙古、广东、青海、甘肃、湖南和四川等七个省区,上述地区铅的储量合计在全国总储量中占到84%的绝对份额。 2.铅的生产和供应 1990-1994年间,中国铅精矿的产量超过精铅产量,铅精矿少量出口。1995年,精铅产量超过铅精矿。中国从1996年开始净进口铅精矿,从1998年开始进入结构性供应短缺的格局,铅精矿的进口量逐年增加。2009年,进口的铅精矿在全国总需求量中占到40%。2009年,铅精矿年度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省份有内蒙古、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和湖南。上述6省的产量合计在全国的总产量中占到71%。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774家铅锌矿山,铅精矿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有2家,企业数目最多的是规模在5000吨以下的企业。
3.铅的消费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积极带动了铅的消费。中国在2004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铅消费国。   2000-2009年,中国铅表观消费年均增速14.4%,2009年达到368万吨。期间实际消费年均增速为21%,2009年为333万吨。中国汽车、通信、金融、电力、交通、电动自行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铅酸电池产业的迅速成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
中国铅的主要用途是生产铅酸蓄电池,其次是氧化铅,其他还包括铅材和铅合金、铅盐、电缆等。2005-2009年间,铅酸蓄电池中铅的消费一枝独秀,贡献了最大的增幅。在2009年铅的总消费中,铅酸蓄电池中铅的消费量在总消费量中的比例从2005年的71.3%提高到81.5%。
4.铅的进出口贸易
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铅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9亿美元,同比增长5.2%,比2005年的11.8亿美元增长了85.7%。其中进口额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与2005年比较,2009年的进口额增长了204.5%,主要体现在铅精矿的进口上;出口额在2006年达到峰值,2008年以后大幅萎缩,主要是由于精铅出口量的锐减所致。2009年,铅贸易逆差达到19.4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0倍。
 我国对矿产品长期实施鼓励进口限制出口的政策。
  1995年以前,中国铅精矿的进出口量很小,出口量超过进口量。1995-1999年间,铅精矿出口量维持在1-3万吨的水平。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铅冶炼产能的迅速扩张,精矿出口微乎其微,而进口量快速增长。进口精矿在精铅总产量中的比重大幅提高,从1999年的10%提高到2009年的25%。2003年至今,上述比重基本维持在25%左右。中国回收工业的发展促使再生铅的产量迅速增长,在总产量中的比重稳步攀升。从进口国别来看,美国、秘鲁和澳大利亚是中国最大的铅精矿进口国,2009年,中国从上述三国进口的铅精矿达到75万吨,在总进口量中占到46.7%;与2005年比较,上述三国的进口量增长了23.6%,在总进口量中的比重下降了12.2%。2005年,中国从42个国家进口铅精矿,到2009年,中国铅精矿的进口国家达到了59个。
影响铅冶炼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是国家政策、国内外市场供求状况和汇率。
  由于国内需求快速增长,资源瓶颈日益突出,国家不鼓励出口耗能多的冶炼产品。从2006年开始,我国陆续降低、取消了许多产品的出口退税,甚至增加了出口关税,并取消了来料加工优惠政策。出口成本的提高有效抑制了出口。   2003年10月13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规定,从2004年1月1日,精铅的出口退税从15%降到13%;   2006年5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6月1日起,对精炼铅、未锻轧锌实施10%的出口暂定税率;   2006年9月14日,《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9月15日起,取消精铅及其合金和废料的出口退税,铅材的出口退税下调到8%;   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2007年7月1日起,铅材、铅制品的出口退税下调到5%;   2010年6月22日,《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规定,从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铅材、铅制品的出口退税。   中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在精铅的出口上有显著体现。2006年的贸易政策规定,取消精铅的出口退税,实施前“抢出口”集中出口了大量精铅,使得当年的出口量创下历史最高。2007年的出口量锐减。2009年,在国内外比价的支持下,精铅进口量大幅增长,超过出口量,中国首次成为精铅的净进口国。
在可预期的未来,中国对铅的需求将继续维持增长态势。再生铅产量的增长将弥补矿产铅产量的不足,而各冶炼厂产能的持续扩张将使得铅精矿的进口模式继续维持。国内外价差将是精铅进、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前期的高出口量未来不会再出现。
期货价格影响因素 1.供求关系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铅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指交易所库存。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库存变化。
2.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铅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品种,铅的消费与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铅消费亦会出现同步增长。同样,经济的衰退会导致铅在一些行业中消费的下降,进而导致铅价的波动。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
3.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铅的主要用途是铅酸蓄电池,而铅酸蓄电池主要用在汽车、通讯电源、电动自行车等用途上,因而铅的下游需求行业相对集中,这些行业的景气程度直接影响铅的消费。分析这些下游行业的变化可以对铅的消费有比较全面的把握。
4.进出口政策 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某一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由于国内需求快速增长,资源瓶颈日益突出,国家不鼓励出口耗能多的冶炼产品。从2006年开始,我国陆续降低、取消了许多产品的出口退税,甚至增加了出口关税,并取消了来料加工优惠政策。出口成本的提高有效抑制了出口。2004年1月1日,我国精铅的出口退税从15%降到13%;2006年9月15日起,取消精铅的出口退税,铅材的出口退税下调到8%;2007年7月1日起,铅材、铅制品的出口退税下调到5%;从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铅材、铅制品的出口退税。
中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在精铅的出口上有显著体现。2006年的贸易政策规定,取消精铅的出口退税,实施前“抢出口”集中出口了大量精铅,使得当年的出口量创下历史最高。2007年的出口量锐减。2009年,在国内外比价的支持下,精铅进口量大幅增长,超过出口量,中国首次成为精铅的净进口国。
5.基金的交易方向 基金业的历史虽然很长,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基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从最近十年的商品市场演变来看,基金在诸多的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基金(Macro fund),如套利基金,它们的规模较大,少则几十亿美元,多则上百亿美元,主要进行战略性长线投资。另一类是短线基金,这是由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所管理的基金,规模较小,一般在1亿美元左右,靠技术分析进行短线操作,所以又称技术性基金。由于基金对宏观基本面的理解更为深刻,所以了解基金的动向也是把握行情的关键。从近几年商品市场的走势看,基金是快速大幅上涨背后的巨大动力。
6.铅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衡量商品价格水平的基础。不同矿山和冶炼企业测算铅生产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经济学分析是采用“现金流量保本成本”,该成本随副产品价值的提高而降低,在铅冶炼过程中,副产品白银的产量较大,因而白银的价格变化对铅的生产成本也有影响。


铅期货基本面资料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