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江湖太多雷 靠谱的人是谁?

  P2P投资理财,从开始到现在都不是拼颜值、拼人品、拼胆量,而拼的是智慧和谋略。当小白们智谋不够用的时候,时常会有所谓的高人站出来指点金山,为咱支招。P2P江湖太多虚情假意,太多雷,其中累计已有2200家平台出现问题。那么,这些高人的支招都靠谱吗?咱们就得关心这些招究竟靠不靠谱。不靠谱的招,咱就得谨慎咯!

  1.股东高管靠谱吗?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一句流传多年的古训,在21世纪互联网当道的P2P行业里同样适用。平台就是股东、创始人、高管所呵护的孩子,视如心肝宝贝。相信没一个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评头论足,家丑也不外扬。平台若出什么差池,股东高管们必定百般掩护。相信,没有一个平台股东高管不说自己好的,大家翻翻那些已经暴雷的平台旧闻就明了了!那么,股东高管究竟靠不靠谱,不仅看他们人(chu)品(xin),更要看实力。

  2.专家大咖靠谱吗?

  互联网金融热也催生了一大批所谓的行业专家大咖们,其中不乏经济学家、高校教授、财经作家、明星网红、带董事长、创始人、CEO等高大上头衔的业界人士。不容置疑,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在理论、实践等方面具有真知灼见的,相信他们都有两把刷子才能在行业内频频发声。很多知名专家大咖不是高校教授就是经济学家,实际上根本没投过P2P,对其中门道还不如你我了解,只是名气大嗓门大。诸如之前阵容豪华的专家大咖站台出事的泛亚交易所、e租宝、中晋资产、鑫琦资产等多个平台。这些平台也是花了大手笔才请到这些专家大咖的,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些专家大咖会不褒奖平台么?不盲目相信权威,要有敢于质疑和挑战是投资人的投资信条。

  3.理财顾问靠谱吗?

  关于理财顾问,一方面,迫于业绩压力,他们单方面对比P2P优势、银行理财的劣势,且受到高管蛊惑洗脑,并不清楚平台的风险状况;另一方面,这是一个流动性极高的职业群体,P2P的理财顾问大多未经过正规的理财师培训,专业上是不足的,部分人往往为了达到销售业绩而不讲原则,过一段时间又跳槽去买房买保险了,再找他就麻烦咯。他们通常会软磨硬泡,投客户所好,使出吃奶的劲儿,目的就是把投资客户搞定。通过与不少投友交流,他们也表示,因为相信理财顾问人品,才决定投资的。相信能做到这一点的理财顾问,也是走心的。

  4、宝典秘籍靠谱吗?

  在古代武侠江湖,各大武林门派为了称霸江湖,少不了寻求宝典秘籍。在P2P江湖,同样继承着这一优良传统和风尚。不同的是,想得到P2P的宝典秘籍并非难事,基本不费吹灰之力。问问度娘就知道,流传P2P江湖的葵花宝典有众多个版本,孰真孰假孰牛孰孬不得而知。关键是,不少版本还是由平台自己自研自创的,教你一步秒变投资界高手,试问自创的广泛适用性会强么? 众所周知,习武之人最怕修炼武艺时气血攻心、走火入魔。P2P的宝典秘籍也不例外,投资人仅能做部分参考,不能盲从,小心走火入魔,后果自负。

  5.亲戚盆友靠谱吗?

  在P2P理财的初级阶段,不少投资小白都是在亲戚朋友的介绍推荐下带进P2P行业。特别是不少碰过雷的中老年投资盆友们,一入网贷深似海,追悔莫及。不可否认,存在部分投资者是赚钱的,就如牛市前期一样赚的盆满钵满的那群人,自以为是炒股达人、理财专家了,就到处炫耀指导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实际上这可能与个人能力或许关系不大。例如一部分蓐羊毛的投资者,自以为这种方式稳赚不赔,实际某些平台跑得快乎想象,最后自己的毛给蓐了。在高息的诱惑和亲朋的鼓励下,不少投资者迷失了理智,模糊了双眼,失去了分析判断能力。通过亲戚盆友介绍投资后来暴雷的案例也数不胜数,最后是赔了银两又折情。不划算不划算,太不划算。

  说了这么多,只想为广大投资同胞们擦擦眼,明明心。对于投资人,良心忠告,要谨记以下几条:第一条,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第二条,兜里真金白银都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第三条,网贷里木有带头大哥,亦木有常胜将军。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P2P江湖太多雷 靠谱的人是谁?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