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监管政策新规分析

(网贷天眼讯)银行理财监管政策新规分析,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部分业务有了新的规定,银行理财的监管规定该怎么解读呢?对于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来说,对于资产管理的方向和分配的概念有所了解,实时掌握资管新规的动态和发展,对于了解金融市场以及投资方向都有益处。那么针对2017年的监管规定,投资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哪些问题呢?

银行理财监管政策新规分析

根据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突出了三大要点: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以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为重点,以补齐监管短板并统一监管标准为使命。

取消保本理财

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保本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将不再存在,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投资者仍然会对保本类投资有相当大的需求。如何填补保本类理财市场的需求,思路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此类需求仍然由资管部门满足,如类货币基金型产品(既能够满足监管提出的净值化管理要求,又能够做到名义上的非保本);二是表外转表内,即以类似于大额存单、结构化存款等的其他形式产品加以替代,按存款管理。

资产管理转向净值型产品

在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上,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这与年初的提法比较,资管产品嵌套的要求有所放宽,允许单层嵌套,符合基本原则中提到的对金融创新坚持趋利避害的原则,也显露出监管对于规范的委外模式的认可。随着产品净值化转型的推进,中小银行对于委外的需求将会只增不减,委外规模将继续放大。而对于FOF类产品而言,公募FOF处于监管允许范围内,而私募FOF的发展则前景堪忧。

产品分类重构

此次新规对于资管产品从两个维度进行了分类:(1)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资产管理产品可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2)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资产管理产品可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

根据资管新规所给出的分类标准,现阶段银行理财的公募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投资于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如发行权益类产品和其他产品,须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但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产品除外。

限制“非标”类资产

此次资管新规对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国务院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交易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债权性资产,具体认定规则由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其他债权类资产均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资管新规出台前,不同监管体系下对于“非标”的定义有明显的差异,为监管套利提供了空间;而资管新规出台后,各类非标资产将沿用统一的非标定义,也就避免了监管套利的可能性。不过中证报价、银登中心、北金所、中信登、票交所等资产,是否属于标准化资产,在资管新规中并未加以明确。从监管意见的表述看,具体资产的认定规则需要做进一步的讨论,未来将出台更为细致的认定标准。

以上内容就是银行理财监管政策新规分析的相关信息,文章中通过保本理财、产品分类以及“非标”的限制三个方面对监管的对应规定作了相关的分析和解读。此外,投资者对于资管新规提出的新定义和新内容,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宏观面对。银监会对银行方面和投资者都做了部分监管,严格控制投资者的资格,对银行以及金融业的发展都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如何赚取更多的理财收益,你需要一个好方法《《《

银行理财监管政策新规分析


银行理财监管政策新规分析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