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大洋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一块大洋相当于多少人民币?“一块钱”能买多少东西呢? 我们应该查照历史上日常生活用品的物价等各种复杂因素来综合计算。

从中华民国成立到30年代初叶,市场上通用的货币以银圆、铜钱为多,而纸币(国币或兑换券)信誉不佳,还并未成为正宗。

20世纪头30年以银圆为本币 20世纪头30年,以银圆为本币(银本位)的币值是比较坚挺的,没有此后40年代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和“金圆券”那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扬。所以我们可以对“一块钱”的实际购买力有相对稳定的描写。

1911-20年间,上海的米价恒定为每旧石(178斤)6银圆,也就是每斤米3.4分钱;1银圆可以买 30斤大米;猪肉每斤1角2分-1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8斤猪肉;这时“一块钱”大约折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45-50元;折合今(2007年)人民币60—70元。

1920-1926年间,在上海的大米价格为每市石(160市斤)9.5银圆,也就是每斤大米5分多钱;1 银圆可以买18斤大米;猪肉每斤1角4分-1角5分钱,1银圆可以买7斤猪肉;这时期“一块钱”大约折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40元;折合今(2007年)人民币48—55元。

1927-1936年间,在上海大米平均为每市石(160市斤)10.2银圆,也就是每斤大米6分多钱;1银圆可以买16斤大米;猪肉每斤2角-2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4-5斤猪肉;这时期“一块钱”大约折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30元;折合今(2007年)人民币36—40元。 而当时在北京(北平)的物价普遍比上海低些。

例如1934-36年北平市1银圆可以买8斤好猪肉,或买两丈(6米)“蓝士林”布…… 我定义1934—35年间(法币改革前夕)的银圆为“基准银圆”;

定义1955—56年间新人民币为“基准人民币”。

根据一系列史料考证和研究成果,有充分把握指出—— “基准银圆”1圆=“基准人民币”3元,以此两者为基本坐标,可以计算出历年银圆与人民币购买力的比值。

一块大洋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