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发展轨迹

在 2013 年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明确了比特币的性质。比特币、 代币等网络虚拟货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 通使用。个人投资者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的自由,但不受到法律的保护,由投资者自担风险。
2017 年 9 月 4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防范 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称向投资者募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 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包括虚假资产 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投资者须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文件要求即日停 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
2019 年以来,全国各地监管部门正全面排查属地的“炒币”活动,就涉及“虚拟币”的 违法现象提醒风险。同时,金融监管部门还联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对新冒头的虚拟 货币交易场所、ico 活动、境外交易货币平台及时处置。监管机构还加大了对商业银行 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
2019 年 4 月 8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征求意见 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被列入淘汰类产业。
2019 年 11 月 6 日,发展改革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与 4 月发布的 《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相比,曾被列入淘汰类产业的虚拟货币“挖矿”条目被删除。
2019 年 2 月,国家互联 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本次“管理规 定”的出台也意味着我国对于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管时代”正式来临。
3 月 30 日,网 信办发布了第一批共 197 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涉及多行业领域、多 家上市公司。
10 月 18 日,网信办发布了第二批共 309 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块链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并且在短时间内即发布两批备案编号本身代表了我国政府监管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认可和重视,区块链产业发展有望提速。
11 月 20 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公告,国家标准委新建一批全国专业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等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工作。
去年12月5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宣布,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
今年3月16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发布了《关于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一批项目申请机构声明的公告》。该公告称,经公示审核通过,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第一批创新应用已完成登记,将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物联网的物品溯源认证管理与供应链金融”作为区块链项目入选。

区块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发展轨迹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