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标这个公开的秘密 你真的会看了吗?

  导读:P2P投资者出于对风险担忧和流动性等考虑偏好短期项目,企业经营行为存在长期借款需求,短期投资和长期借款——这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各大平台上多数标的都是短期项目,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是否有“猫腻”?会不会存在期限错配?

  近日《汇付天下P2P行业发展报告》2015年Q2数据发布,报告从行业特征和用户行为等多方面分析了目前P2P行业发展的状况。报告中有一组数据令人关注:截止2015年6月30日,投资人选择标期限为1个月以内的占50.1%,1-3个月的比例最高,为64.4%,说明3个月以内的短期借贷占了P2P投资的绝大多数。因此,从投资偏好看,出于对于P2P投资风险的担忧,投资人更倾向选择期限短的项目进行投资。

  业内人称P2P投资者出于对风险担忧和流动性等考虑偏好短期项目也很容易理解,但是借款端如若是企业或者个体经商者,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从融资到资金到位,再到原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回款,或是投入研发、产品上市等等,诸多环节都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资金才能周转获得营收。一个月甚至几天的短期借款项目,对其来说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综上所述,投资人短期的投资偏好与企业长期的借款需求之间必然存在着极大的矛盾。然而,笔者查询后发现在各大平台上多数标的的项目期限都在3个月之内,会不会存在期限错配?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是否有“猫腻”?会不会有某些机构为了迎合投资者喜好而将标的分拆?

  笔者就这一疑问与一位行业资深研究员探讨,他表示目前P2P平台拆标的行为的确不在少数,多数行业从业者也默认了这一潜规则。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

  平台的拆标方式主要分两种:金额拆标和期限拆标

  金额拆标是指把一个大额借款项目拆分成多个小额借款项目进行融资,比如将一个额度为100万的项目拆分成10个10万的项目分别来发布借款需求。

  期限拆标是把一个长周期的标拆分成多个短周期的标。举个例子,某平台有一个期限为12个月,金额为100万的标的,它将12个月拆分为12期,即每期1个月,金额为100万,这种情况下,由于借款方在12个月之后才会将100万的本息归还,因此,每一期结束之后需归还给投资人的本金(100万+复利)及其所产生的利息须由下一期融到的钱来填补,每期以此类推。

  金额拆标:2400万大单被拆成数十个50万元小标

  笔者通过查询各家平台的标的,发现金额拆标比较常见,大小型的平台均有疑似案例。

  知名平台信融财富同一借款方在8月12日连续发布的两个借款50万的标的,借款方的所有信息都相同,只有序列号不一致。而平台上传的资料显示,该项目合同借款总额为两千四百万。而通过研究平台标的发现,该项目从8月5日起,被拆分为多个小额标的,每日上线,截至8月13日已经上线了39个小标。

  ▼如下图所示:



  借款合同显示借款金额为两千四百万。

  积木盒子在8月初的推出了同一借款人的两个标的,标的的所有信息都一致,包括借款人、抵押物、上线时间,借款时间等等。不过,金额和利率却不同,整个抵押物价值1000万,两项借款一个为400万,一个为200万,疑似拆标行为。

  ▼如下图所示:

  笔者还了解到,一些采用投标计息模式的平台同常常会使用拆金额的方式进行融资。一般标的上线之后,一周之内需满标,否则视为流标。为了防止流标,某些平台会用自身的钱先将标的投满,然后再重新上线新的标的将剩余金额融满。这种行为也是一种变相的拆金额。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500万的标的上线之后,在一周内只募集到450万,这样一来,为了防止流标,平台方会先将标的投满,然后重新上线一个50万的标的进行第二次募资。

  对于金额拆标这一行为,业内人士均表示这种做法可以容忍。某网贷平台负责人称,金额拆标除了伤害了投资人的知情权以外,拆金额的行为并没有太大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止平台因没有足够的投资项目而造成的资金站岗。

  期限拆标:“拆东墙补西墙”风险太大

  关于期限拆标,行业内专家们看法就没有这么宽容了,上述行业研究员甚至直呼:期限拆分太危险了!

  该研究员透露拆期限也是P2P平台十分常见的做法,尤其是众多与小贷公司合作的平台。一般来说,小贷公司会与借款人签订等额本息的长期借款合同,然后将项目拆分成短期标的,放在P2P平台上进行融资。

  举个例子,小贷公司与借款人签订了一个1000万、时限为12个月的标的,双方约定按等额本息的方式还款,也就是说小贷公司每个月都可以从借款人手里收回一笔钱。而在另一边,小贷公司与P2P平台合作,将项目上线拆期限进行融资,即每个月融资1000万,并用下一个月融到的钱还前一个月投资人的本息。这样的结果是,小贷公司每个月都可以收到借款人的还款,而不需要支付投资人任何资金,从而可能形成资金池。

  相比起金额拆标,期限拆标的风险性显然更大。项目拆分之后,平台采取的办法是用下一个月该项目重新上线后融到钱来归还前一个月到期之后应该返还的本息,这样一来,若某个月资金募集出现问题就无法进行下去,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有点类似旁氏骗局。资金链一旦断裂,造假标、倒闭、跑路就不可避免。而另一方面,小贷公司利用等额本息回收的资金建造资金池,利用资金池中的沉淀进行下一轮放款。

  笔者认为,对于平台来说,期限拆标可以满足投资人投短期标的投资心理,还可以放大平台的成交量,比如一个1000万的12个月的项目,拆成12期,连续滚动12个月,成交额就变成了1.2亿,投资人看到这么高的成交额应该会很心动。但是,拆期限的这些优势远远不能和其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相抗衡,问题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深圳的网赢天下与武汉的中财在线、浙江的非诚勿贷都因为期限拆标问题引爆了流动性风险而停业。

  今年3月,曾有消息指出,银监会召开P2P监管政策会议明确将不允许P2P融资项目进行“拆标”,然而其后并未有相关政策出台。而7月18日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并未对“拆标”这一行为作出法律解释。总体来说,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禁止平台拆标,因而拆标也成为业内人所共知的不能说的秘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拆标这个公开的秘密 你真的会看了吗?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