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诺贝尔奖得主塞勒告诉你 如何无痛提高储蓄率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新一届诺贝经济学奖授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做出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塞勒是芝加哥大学教授,这意味着芝加哥大学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数量上的优势,从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算起,79位获奖者中有29人来该校,比例高达36.7%。

图 201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查德·塞勒,在芝加哥大学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塞勒说;“感谢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弥补了我前两年落选奥斯卡的失望,奥斯卡没有最佳行为经济学家这个奖,我觉得很不公平。”(注:塞勒在电影《大空头》中有过客串,作为行为经济学之父本色出演)

与传统经济学理论不同,塞勒并不认为个人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人们的选择掺杂了很多非理性因素。在一次演讲中他说,传统经济学认为沉没成本(付出且不可回收的成本)不影响人们未来的决策,但这与现实不符。坐在听众席的查理德·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 芝加哥大学教授,法律经济学奠基人)当场怒斥,你这完全是违反科学。

按照塞勒的观点,如果你大学读的是会计,毕业时发现计算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你的工作,普华永道甚至已经开始雇佣高中毕业生了,你可以选择转行,也可以选择没有成长性的薪水而进入会计事务所,理性人的选择当然是转行,进入那些高增长行业,但塞勒认为人不是纯粹理性的,很多人还是会选择进入会计行业,深层原因是,相比于得到,人们更加厌恶失去,人们更加厌恶失去,捡到100块钱我只会高兴两天,丢100块钱我就能难过一个礼拜。对于拥有会计学位的毕业生来说,放弃会计工作就意味着白读四年书,这是一笔重大损失。塞勒的理论有强大的解释力,想想你到餐厅点了过量的食物,即便吃饱了也会强迫自己再多吃一点以“挽回损失”。

波斯纳的斥责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塞勒直接挑战了经济学最基础的假设,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即理性人假设)与现实不符,非理性假设下的经济学理论当然表现出离经叛道。但经济学语言是实证的,而不是规范的,它告诉人们现实是怎样的,而绝口不提现实应该是怎样的。忽视沉没成本固然可以让人们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但现实中人们并非全都这样做,因为人不是纯粹理性的机器,从实证描述角度来看,塞勒似乎更贴近现实。

储蓄率低下一直是困扰美国政府的难题,塞勒利用自己的理论为一家中等规模制造企业的员工制定了著名的储蓄计划——“为明天储蓄更多”(Save More Tomorrow),这个计划把该公司员工的储蓄率从3.5%提高到13.6%,将显著改善他们的退休生活。储蓄的难点在于让人们放弃眼前利益,通常减少眼前的享乐会非常困难,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各自待在一个小房间里,桌子上放着棉花糖、饼干等孩子们喜欢的零食,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你可以立刻吃掉它们,也可以等研究人员回来在吃掉它们,如果等研究人员回来,则可以多获得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结果是2/3的孩子在研究人员回来前吃掉了眼前的零食,1/3的孩子获得了奖励,也是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经过12年的跟踪研究,选择延迟满足的孩子更容易养成良好的性格。

也就是说储蓄更多意味着要克服更多地欲望,违背人性却合乎理性,塞勒通过提高边际收入的储蓄率来促使人们走向理性。具体操作如下,当工人们的收入为5000元每月时,储蓄率为3%,即拿出150元用于储蓄,但他们必须承诺,薪水涨到7000时,必须把多出来的2000元中的1000元用于储蓄,即新增薪水的储蓄率为50%,薪水涨到8000元时,要把新增的1000元中的700元拿出来用于储蓄,也就是说高边际收入的储蓄率是不断增加的。

图 在收入从5000/月上涨到到12000/月的过程中,边际储蓄率从50%上涨到100%,在其每月消费支出递增的情况下储蓄率迅速提高,工人们的痛苦要小得多,这种方案有利于提高美国储蓄率。

该方案充满人性,因为每次加薪工人们可用于消费的支出相应增加,与一次性提高储蓄率相比,他们在“消费”上是没有“损失”的,这还是塞勒基础理论的应用,人们对失去更敏感。

对以理财为业的投资人来说,不要试图对抗人性,提高自己新增收入的储蓄份额而不是降低现有的消费水平。

作者:信贷大王 微信公众号:投友帮(touyoubang01)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新科诺贝尔奖得主塞勒告诉你 如何无痛提高储蓄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