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P2P就敢叫“头部平台”?恐怕只有这几家

一场雷潮过后,如果要问谁是其中最大受益者,恐怕就只有头部平台了。

行业风险释放,让投友们充分认识到,那些在雷潮中稳如狗的头部平台,有多重要。有数据显示,投资人的钱大量、集中涌入头部平台避险,所以这些平台在6-8月的数据表现不降反升,成为强者恒强的最好注解。

投资人意识到了头部的稳健性,平台也意识到了头部的吸引力。于是很多平台开始给自己贴上头部的标签,也不管自己身价体量到底是多少。这就害苦了投资人,本来选择平台就是项技术活,好不容易确定了投头部的策略,却在鱼龙混杂中,再次入坑。

说到底,人人点头称赞的“头部”,到底是哪些平台?

头部平台,其实是一个一传十十传百的叫法,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通常,大家对它有个模糊的认知:第三方评级前20,背景强大,规模大。

但李财师想说,用这三个标准筛选出来的平台,有些不是真头部!

评级这件事,不用多解释,投之家这个脓包被挤破之后,评级的权威性已经完全幻灭。当然参考性还是有,但肯定就不是完全的客观公正。

背景这件事,也不断挑战过投资人的神经。再牛逼的干爹,甩起锅来都是砸死一片。

至于规模大,也不足以说明问题。举个极端案例,当年的e租宝,够不够大?

李财师的心目中,对头部平台的评判,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标准:它所从事的P2P业务是否具有代表性。换句话说,要有自己的特征和杀手锏。

什么叫代表性?比如,最早成立的P2P平台拍拍贷,它的代表特征就是最早开启了线上点对点借贷关系。早期就是淘宝卖家去贷款,都以不兜底的方式来操作,搭建起了小微借贷个体户和小微出借者的关联。

陆金所、宜人贷、人人贷算是同一类,从资产端来讲,它们开启了无抵押信用借贷的先河,提供了排除在持牌金融体系外的另一种借款通道,平安普惠、人人友信、宜信普惠三家,已经是同业里规模团队最大的公司。

再比如微贷网,早期做信贷,姚宏打破了当时实物质押的现状,开创了抵押汽车的先河。

而有利网则是最先引入了国外的IPC评分系统,就是做一个打分卡,进行A-F的风险评级,根据风险的不同等级来给予不同比例。实际就是现在行业通用的大数据风控模型的雏形。所以有利网肯定得是头部啊,因为它最早开创了这个先河。其它的头部平台,像红岭创投,最早把银行体系的借贷关系搬到了民间方式上,包括风控、刚兑等等,所以红岭主做大额企业。

积木盒子也是做企业贷起家的, 但它的特色是,联合了第三方融资性担保公司来操盘,当然现在已经转型。

小赢最牛逼的转型是在2016年底,做了小赢卡贷,基于信用卡人群帮你做信用卡还。其实就是做了垂直场景,保证了资金流入流出的稳定。

翼龙贷垂直做三农贷款,相对而言有政策优惠。它能扩张起来源于:1、最早开启了加盟商的方式。在县城,它直接全权受理给当地小贷公司,平台则负责做品牌支撑。有点类似于麦当劳,加盟以后,你自己经营,但是进件指标、人员培训、风控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是都由平台严格卡着。

还有一种是凤凰金融和搜易贷这种,只做资金端一端,不掌控任何的资产端,资产合作很多家大型传统金融机构,比如小贷公司。这样的平台当然能很快做大,实际上早期成长起来的大平台,很多都是以这种形式来扩张。好处是只需要关注一方面就好了,坏处是有一定风险。

像麻袋、开鑫贷、陆金所,成为头部也不是偶然。它们属于同一类,就是国家队,和很多平台鼓吹的国资系不同,这几个平台是真实的国有资本放在网贷里玩。

还有一类平台,大家都公认它们算头部,但李财师持保留态度,就是那种烧钱烧起来的平台,更多的是靠宣传效应来积攒人气,而不是业务本身。

回头来分析一下我所认可的这些头部,有一些特征:

1. 在某一个领域从事比较早,有先发优势,起家早扩张得也快。

2. 正是因为平台成立时间早,能够一直活下来,就慢慢积累了越来越大的规模。从成交量、借贷余额、投资人数量等等方面,都遥遥领先。

3. 必须坚持合规化经营,不然一次次政策发下来,这样整改那样整改,不死也得少层皮了。

4. 有稳定的持续增长,用户增加+撮合服务费的增加,这俩直接影响了平台盈利,才能形成大而不倒。

5. 有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前面我说的重要标准,平台有没有自己擅长的一个领域,把它做深做透,再逐步辐射到全国范围。

6. 资金实力强劲,具备足够的风险抗压能力和兜底能力。

作者:我是李财师,微信公众号:互金每日早知道(ID:everydayP2P)。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是个P2P就敢叫“头部平台”?恐怕只有这几家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