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 重新理解财富自由

我第一次看到“财富自由”是在2007年,那时候《富爸爸穷爸爸》十分畅销风靡一时,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极其美好的场景:

不需要为了钱而工作,你可以随时随地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当时的感觉是:哇塞,这不正是我想要的一种生活嘛!

因为一本书,因为那个被描述的美好愿景,开启了我学习理财之路。

在十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股市的各种神奇变化,有大牛时候的一路疯涨,也有专家信誓旦旦说已经到底之后的再次探底,还有说不清到底是涨还是跌的震荡市。赚过也赔过,薅过很多APP的羊毛,也踩过P2P的大坑,关注着许多理财界的大V动态,也看到了身边许多人对于财富的各种实践。

最近在问答类社区刷题,发现关于财富自由的话题特别多,在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自己的思路也慢慢清晰起来,许多概念是需要用时间来验证,并慢慢沉淀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十年前,我理解的财务自由是一个大而具体的数字。虽然并不清楚这个数字到底应该有多大,但并不妨碍我对它的向往。理财的路上遇到过很多的小伙伴,他们中有的人迟迟不愿开启自己的理财之路,因为觉得那个数字太过遥远,可能是自己这辈子终其一生都无法到达的彼岸;也有的人无比的克制,他们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更不舍得投资自己,兢兢业业的节约下每一分钱存到账户上希望它们复利又复利好赶快达到那个数字。甚至为了加快进度,火中取栗到类似善心汇那样的金融传销中去薅羊毛.......

十年后,我清楚的认知到,财务自由是对于财富的管理能力,而非一个具体的数字。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接触到了许多的拆迁户,他们中的很多人财富一夜暴涨,然后就过上了不用工作的美好生活吗?并没有!面对突然来的财富,他们选择了相对谨慎而保守的方式,将大部分的钱拿出来置换成房子,自己住一套,再给子女一套,剩下的全部租出去留给未来一代,希望用这种方式来保住自己的财富。虽然得到了命运女神的垂青,一夕之间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大部分人依然过着和过去相似的生活。西方曾经跟踪采访过许多中了彩票大奖的人,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在2—7年的时间恢复成原来的生活状态,有的甚至更糟。管理财富的能力,不是拥有了财富之后才需要学习的,它是一种长期习得的思维习惯,需要不断的精进和迭代。

十年前,我以为只要实现财富自由,就是一种可以永久持续的状态。我天真地畅想过,如果有一天能够实现财富自由,就去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每天看看书,晒晒太阳,发发呆。然而,生活告说我:你真是想太多了!世界正在不断分化,一方面,是那种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获得大量财富的人,依然在持续不断的努力着,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比如某节目中播出的关于首富王健林的一天;另一方面,叫嚣着如果老子实现财富自由就再也不上班的人,依然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依然在每天上班的时候无心工作。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达成目标的人,达成目标之后还依然在不断的持续努力着;希望实现目标之后就不再努力的人,始终在原地踏步着。一个人设定目标的初心,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实现目标的方式和进度。

所以十年后,我知道财富自由是一个状态而非常态。财富自由的一个核心要素是:

被动收入可以覆盖你的支出。

被动收入主要可以分为两块:一是你的资产性收入,包括你的房屋出租,股权利息等等,另一方面是你的时间被切割成多份出售而获取的持续性收入,比如作家的版税收入,粉丝对原创者的打赏,可以卖出很多份的付费课程等等。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每个人所能拥有的被动收入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个人来说,不同阶段,你个人支出也是不固定的。

比如通货膨胀,理财的人都知道,同样数值的钱,购买力十年前和十年后绝对不是一个量级;又比如你的生活状态也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有可能是家庭人口的增加,从单身贵族到二人世界,从三口之家到二宝出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能力有限而欲望无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欲望阈值在哪里?很多时候人的购买欲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不断被开发出来的,双十一之后有双十二,双十二之后有双旦.....眼前有无穷无尽的购物狂欢节等着你,远方有各种新鲜的网红商品、神奇体验召唤者你.....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只除了你的钱包有点瘪。

十年前,我希望自己能够实现财富自由,十年后,我依然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但是比起达成一个固定的目标,我更看重的是那个不断成长的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看到周围的许多人灵魂被一点点地蛀空,变得恐惧和驯服起来,只看自己愿意看到的,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像一只蚕茧那样牢牢的将自己包裹起来,固执的用同一个角度来面对世界,即使财富再多,也不是自由的。毕竟财富自由,财富是手段,自由才是目的。

祝愿大家财源滚滚!

微信公众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十年之后 重新理解财富自由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