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卡奴”的黄昏

十年来,中国信用卡的发卡量飙升,待偿余额水涨船高达到7.23万亿,较十年前增长了43倍,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达到838亿,较2008年增长24倍。信用卡盲目扩张,大量卡奴“以债养债”,风险逐渐浮现水面。

近来,信用卡严控的消息频出,监管层曾于7月底召集部分银行分管管理层前往北京开会,要求银行控制信用卡业务,下半年不得新增规模,不得下发考核指标。与此同时,各种对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处罚频出,今年上半年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有所降温,增势放缓。

某银行信用卡相关负责人向新金融深度表示,虽没有收到具体的相关文件,但运营中心的授信政策近来确有所调整。比如,三个月内用卡记录不好、无较多用卡记录的会被降额;同一客户除换卡和卡片等级升级外不允许办理新卡;大额消费分期和现金分期需提供相关小票备查,客户留存信息错误或无法联系可能产生风险因素的,将面临降额封卡。

如此一来,最受影响的当是“卡奴”一族。这类持卡人多有信用卡套现的行为,申请多张信用卡相互嵌套用于过度消费、投资理财甚至炒房等,一旦降额或封卡,只好向市场放贷平台求助,最终只会因无法承担欠款而陷入“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中。

多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从某种意义来讲,共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银行降低信用卡的逾期率,不过却也只是暂时延缓了逾期风险,信用卡风险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头顶,一旦其他市场放贷主体如P2P受到严格监管和整治,终究还是会掉下来。

一 信用卡监管趋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近日,有来自银行业的消息人士透露,7月底,监管召集部分银行分管管理层前往北京开会,要求银行控制信用卡业务,下半年不得新增规模,不得下发考核指标。“主要还是控制风险,现在严查信贷资金流向,重点监管违规信贷。”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不管是发文还是在处罚上,近来监管对于银行信用卡业务方面的动作不少。

7月17日,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一连公布六则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浦发银行和建设银行旗下信用卡业务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公示,六家银行均因未遵守总授信额度管理制度、对申请人收入核定严重不审慎等行为而被处罚,合计罚金达190万元。

8月26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加强银行卡风险防控的监管意见》,针对当前银行卡业务面临的风险问题,从银行卡风险防控总体要求、加强防范银行卡账户开立风险、严格信用卡授信管理、加强银行卡交易监控、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银行卡风险排查机制等六个方面明确十三项具体监管要求。为全面加强银行卡业务风险管控,《意见》还首次引入“智能风控”概念。

8月底,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从今年8月29日开始,将会对将信用卡预借现金全额计入当期账单的最低还款额,即信用卡透支取现不再享受最低还款额待遇。如果持卡人到了账单日不能将本期信用卡的取现,包括转账的预借金额全额还清,将会被视为是逾期行为。

9月5日,因违规为客户办理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盐城银保监分局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城南支行主要负责人作出罚款人民币3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对该案负有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的相关人员予以警告。

有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银行零售业务增长较快,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渗透零售业务的利器,普遍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重点。为了抓市场,信用卡准入门槛或有降低,风控不严格,相应地就会出现信用卡逾期偿还或坏账上升等问题。其认为,信用卡遭严控,说明上述问题愈发严重引起了监管的关注。

央行近日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08年时,我国信用卡应偿余额仅1600亿元,到了2019年二季度,历经十年发展后,信用卡应偿余额已经达到了7.23万亿元,较十年前增长了43倍,远远大于信用卡贷款总额16倍的增长速度。截至2019年6月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为838.84亿元,同比增长10.86%,是2008年的24倍。占比应偿还信贷总额的比例为1.2%,较上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为历史第二高点。

二 共债风险背后的危机

恰逢近期正是银行半年报密集披露时期,信用卡风险抬头的表现,从各家银行的半年报数据中也能看出一二。

交通银行半年报显示,其信用卡业务在上半年出现整体收缩,上半年总发卡量减少8万张,但尽管如此,其信用卡交易额也突破了万亿级别。信用卡透支不良率2.49%,比上年末大幅提升0.97个百分点;信用卡贷款不良率2.38%,较上年末增长0.57个百分点。对此,交行在报告中称,“信用卡业务逐步调优客群结构。贷前、贷中管控多管齐下,主动加强信用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平衡,提升催收效率和资产保全能力。”

浦发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更是高达2.38%,较上年末增长0.57个百分点,为增长最快的银行。一位浦发信用卡持卡人表示,现在经常会收到银行的电话、短信推送等,提示用户近期有一笔较大额度的消费记录,将会产生负面影响,鼓励用户做一笔信用卡账单分期,有助于提高评分。多位其他银行用户反映称也曾接到类似电话,并且伴有费率优惠提醒,有的甚至低至五折,十分诱人。

种种迹象显示,银行信用卡的目标客户群发生改变,从此前的拉新转为发展存量优质用户,防控风险用户逾期,坏账的风险。对于“卡奴”一族来说,降额、封卡是其正在遭遇的难题。

据悉,“卡奴”一词源于台湾,指无力偿还银行信用卡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个月未能还款的人群。具体到我国国情,近年银行为发展信用卡业务,办卡几乎零门槛,这就出现了通过”以卡养卡“借款炒股、购买理财产品和买房的一类用户。近期,农行上线全新风控系统,信用卡批量降额50%的信息在信用卡圈疯传。消息称,农行后续不排除对评分较低的信用卡客户采取30%-50%的降额处理;部分疑似风险客户会发给各地分行评估,大概率也会是降额。新金融深度此前报道,从2018年年底开始,就有用户开始在多家信用卡论坛上反映信用卡被降额的消息,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等银行均包含其中。

一位资深从业人员指出,一旦信用卡降额甚至封卡,为不使资金链断裂,这类用户不得不求助市场上的放贷主体,包括现金贷、消费贷、P2P、信用卡代偿等。据悉,持卡人可通过在第三方平台申请贷款,一次结清信用卡账单,再分期还款给放贷平台。

只不过,从本质来说,消费账单属于应偿贷款,这类偿还方式实则是“以贷还贷”。并且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的年化为18%,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网贷平台的实际利率往往高达年化24%至36%,债务越滚越大。市场放贷公司的规模不断增长,坏账也随之增加,“次贷”风险由此不断聚集。

多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从某种意义来讲,共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银行降低信用卡的逾期率,不过却也只是暂时延缓了逾期风险。以P2P风险事件为例,一旦其他市场放贷主体受到严格监管和整治,最终压力都会回归到信用卡上。

更重要的是,二代央行征信系统即将到来。4月22日,央行就征信系统建设发布记者会,公开表示“目前征信系统升级优化工作正在进行中”,新版个人信用报告设计展示“5年还款记录”,包括还款状态、逾期金额,更多个人工作、生活的动态也会被采集。信用卡风险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头顶,终究还是会掉下来。

有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1 张,尚不足美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的十分之一,信用卡业务在中国还有增长空间。不过,根据信用卡的特性我国信用卡的目标人口数量大致为4-5亿,因此我国实际上早已达到人均多卡的局面,这也是信用卡市场为何存在着“多头授信”乱象的背景。报告认为,银行应制定理性的授信审批政策并选择合理的目标客户群体。此外,消费者应该量力而行,切莫超额消费,免得一不小心沦为“卡奴”。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信用卡“卡奴”的黄昏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