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分期付款好不好?

保险分期付款好不好? 保险知识 第1张
分期付款不算什么坏事儿。
把较大一笔资金,化整为零,并支付相应的手续费/利息。
缓解资金压力,让手上的钱更灵活。
特别人性化。
但现在连保险也开始分期了?
“首月零元”
“分期免息”
“限时福利”
“送10元话费”
……
类似这样的东西,我实在看不惯。
打着利好用户的名义,做着看似人性化的设计,实际上不就是营销?

保险分期付款好不好? 保险知识 第2张

为什么说保险分期付款是营销?

因为根本没必要啊。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分期付款?

首先得金额足够大吧。

一年200多块的百万医疗险,分成一个月十几块来交。
这种分期对用户有啥意义?
只是“小数额”给人的冲击力比较大罢了。
或许大家觉得,分就分呗,又没有利息,这么买保险痛感和压力小很多。
但有几件事我得提醒一下:
1.并不是每款按月分期付款的保险,都没有利息!
比如尊享e生的月缴版。
首月零元,首年11期保费。
实际比年缴版高出17%左右的保费。
就算按首年11期保费来算,也高出了8%左右。
一共就几百块的东西,收几十块手续费。
换成别的商品,你还愿意分期吗?
2.价格门槛降低了,隐形门槛高着呢
保险分期后最直观的就是出的钱少。
首月0元,好多人不假思索就点击立即投保了。
便宜是捡了,但心理预期并没有降低。
如果生了病不给报销,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可你当初被价格冲昏头脑的投保瞬间,就是没看健康告知啊。
不符合健康告知,凭什么赔给你呢?
你说它耍流氓吧,谈不上。
毕竟健康告知写在那,人也不能逼着你看。
如果这东西买起来多少有点肉痛,咱们可能还会纠结一下买前的工作。
如果不要钱,那谁还管呢?
3.你分期的钱给谁了?
这一点是所有分期付款的隐患。
公司刚来的小姑娘就在租房上就吃了亏。
姑娘刚毕业,找了间青年公寓。
公寓那边强烈推荐她房租分期。
说是能押一付一啦,减轻压力啦,小年轻都流行这样啦之类的。
姑娘一下就被吸引了,签了合同。
结果她每个月的房租并不是分期给公寓方,而是给了第三方金融机构。
姑娘毫无防备地就被动背上了贷款……
这种情况下,不仅可能会上征信,还可能人财两失。
保险分期也一样有这个风险。
实在偏向这种方式的,一定要找相对可靠的平台和产品,多问问清楚。
4.是不是永远没利息?
简单想个问题。
一共就几百块,还给你分期,还不收利息的产品。
卖家图啥?
除了人流量以外,我还能想到的就是留一手商机。
等更多的人都适应了,再温水煮青蛙般的开始加点手续费和利息。
这想法不深究,可能有人觉得我阴谋论了。
只是联想到当初号称转账提现永不收手续费的支付宝,觉得可以一提。
保险分期付款好不好? 保险知识 第3张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分期付款是个很人性化的设计。
尽管知道有隐形成本,但花钱买时间买自由,仍是件津津乐道的好事。
可能我个人比较偏执,从来没有在非房产车产的地方使用过分期付款。
一是我知道那个隐形成本究竟多高;
二是我要买的东西都是根据自己的购买力协商出来的。
比如保险,便宜有便宜的买法,贵有贵的买法。
什么能力干什么事儿。
一步跨太远,把压力都抛给未来的自己,那个自己就不是自己了吗?
再说回保险。
比如重疾险,本质就分期成年缴了。
按以年为单位的节奏,我觉得很好啊。
不仅有节奏感,压力也不算太大。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不应该也没必要被轻易打破的习惯。
要说普通健康险,月缴究竟比年缴高出了多少效益?
方方面面计算出来,刨去毫无意义的心理爽感,其实无限趋近于零。
要说高出了多少隐患?
理论上逾期忘缴的机会更多了;
若有似无的利息缠上你了;
新用户大批迅猛的来,被迫隐瞒告知的更多了;
营销不过的,开始发红包送话费,保险的名声更臭了……
这些问题说出来,你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我就很烦。
一直想做好保险这件事,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好处。
努力这么久,好不容易获得一些底气。
营销的歪点子一出,掰正的风气又要歪了。
我在救你上岸,你却往回游。
你说烦不烦?

保险分期付款好不好?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